A1:新闻总第4950期 >2021-01-22编印

贫困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 实际增长3.8%
刊发日期:2021-01-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近年来,我国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结合、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显著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群众日子越过越舒心。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实际增长3.8%。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贫困人口较多的广西、四川、贵州等七省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均高于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

基本生活不再愁

第一批脱贫攻坚普查结果显示,138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表示,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得益于卓有成效的扶贫方式。产业扶贫、技术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就业扶贫等方式在改变乡村产业发展理念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产业扶贫拔穷根

江西省芦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学红说:“我们通过吸纳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产业联创等形式将贫困户联结在产业链上,调动其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实现增收由输血向造血转变。”2020年,全县有2500户贫困户通过自主发展产业,户均增收5000余元,有600户贫困户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户均增收1万余元。

截至2020年底,产业扶贫政策已覆盖全国98%的贫困户,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群众基本都参与到产业扶贫中。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点。如今,832个贫困县全部编制产业扶贫规划,累计建成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

攻坚克难促增收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贫困群众增收带来较大困难。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解决扶贫农牧产品滞销问题、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在诸多举措下,截至2020年10月底,9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全国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973万人,已超2019年全年。

从全国看,2015年至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692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10.74%,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3416元增加到9808元、年均增长30.2%。2020年,增收态势得到延续,贫困人口较多的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新疆七省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均高于全国农村居民增速0.2个至1.7个百分点。这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增收成绩单。

(经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