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4948期 >2021-01-20编印

量化银器皿内含金属品类与含量 制定食品安全红线
《食品接触银器皿》团标发布实施
刊发日期:2021-01-2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 (实习记者 贾淘文)我国自古就流传着白银具有压惊安神、消炎镇痛、避毒解毒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银器皿市场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银质碗碟、勺筷、杯壶,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日用银器优雅的色泽、丰富的款式、适中的价格、精美的工艺,满足了消费者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的同时,也兼顾了日常养生的保健作用。

2020年12月28日,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正式发布实施《食品接触银器皿》团体标准。该团体标准明确了食品接触银器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订货单等内容,该标准的推出填补了国内白银相关标准的缺失,为企业规范生产银器皿提供依据,为行业的规范自律发展提供权威官方指导,进一步净化银器市场,维护消费者权益,具备权威性、科研性与适用性。

1月11日,记者在多家购物平台以“银碗”为关键词搜索发现,线上所售相关银器皿产品,价格区间悬殊,以克重计价的产品,每克从3元至35元不等,按件计费的“银碗”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多数销售人员都向记者表示“材质保真”“接受复检”“假一赔十”。但是,记者询问,为何价格区间悬殊,有销售人员表示“各家产品不同”。

随后,记者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进行走访。一家销售银器的商户向记者介绍:“一件银器的价格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材质、工艺、年代。日用银器的价格主要受材质影响,现在市场上常见的银器材质,既有999、925这类‘国标银’,还有苗银、藏银、泰银、老银等‘工艺银’,此类产品的含银量并没有统一标准,有些含银量很低,甚至不含白银成分。还有一些电镀产品,虽然具有白银的光泽和质感,但并不具备贵金属属性,买来做陈设工艺品性价比很好,但是用作生活器皿,直接接触食品与茶饮,其未知的金属成分一旦析出进入食物,会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对于《食品接触银器皿》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有商户向记者表示,此前,相关标准并没有专门针对食品接触银器皿设定具体的金属含量比例要求,导致目前市场上存在着银器皿产品金属含量配比不统一、无标准,存在食品安全的隐患。而且,不同企业、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次充好、恶意压价,会影响了整个行业的信誉度。

据悉,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为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保驾护航。中宝协白银分会早在2018年初就牵头组织深圳市信德缘珠宝首饰有限公司、鹏城金业(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和盛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七好珠宝首饰有限公司、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金猫银猫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权威机构共同起草《食品接触银器皿》团体标准。历时3年反复研究、实验、修改,最终于2020年12月28日正式发布实施。

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上银器制品长期无标可依,掺杂重金属的产品泛滥,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健康产生危害的同时,也扰乱了行业竞争秩序。该项团体标准的发布,将银器皿内含金属品类与含量进行量化标准,制定食品安全红线,也为银质器皿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明确、规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