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产业总第4943期 >2021-01-13编印

光伏行业持续火热 未来发展将更明确
刊发日期:2021-01-1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5.jpg

55.jpg

刚刚过去的2020年,光伏行业呈现火爆之势,特别是2020年年末,光伏行业重磅利好不断。根据前不久举行的2020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测算数据,预计2020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40GW,同比增长32.8%,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可达到240GW。而“十四五”期间,中国年均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在70GW到90GW之间,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新增总装机量在350GW到450GW之间,超过迄今的装机总和。

去年新注册企业5.8万家

值得关注的是,光伏一直以来是A股热度较高的板块之一。2021年开市以来,相关个股迎来开门红,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龙头更是创出新高。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初,我国共有近32万家光伏相关企业,山东省以4.8万家企业排名第一,江苏、广东位列二三名。近年来,相关企业年注册量在2017年增至7.5万家的最高值,随后两年逐步下降,2020年又有所上升,全年新注册企业达到5.8万家,同比增长22%。

记者了解到,光伏发电是本世纪发展最快的二次能源,全球市场近15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40%。中国的光伏产品产量占全球70%,是全球光伏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数据显示,2011-2017年间,光伏相关企业年注册量均保持增长趋势,2017年注册量达到7.5万家的峰值,随后年注册量开始下跌,2019年企业注册量仅有4.7万家,同比下降27%。2020年略有回升,共新增5.8万家,同比上升22%。2020年,光伏产业在疫情之后迅速回暖。企查查数据显示,一季度新注册企业0.8万家,低于去年同期,二三四季度注册量均超过去年,其中四季度新注册企业1.7万家。

从地域上看,企查查数据显示,山东和江苏的光伏相关企业数量均超4万家,排名前两位,两地光照资源丰富、农户密集,发展户用光伏优势明显。此外,广东、河北、浙江分列三至五名。从注册资本分布情况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53%的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以内,31%的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

光伏行业未来发展将更加明确

2020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中提出了2021年的八条重点任务,其中指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多个省市、部委针对此任务已陆续密集发声,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方面作出了部署。1月5日生态环保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计划于2月1日起施行。

近年,我国的光伏市场发展迅猛,从上游的制造的产能扩张以及价格的不断下降;国内大部分省份下游电站的成本电价降至脱硫标杆电价以下;光伏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不断贴近生活。此外,光伏电站的扩张趋势明显,2020年疫情短期对光伏行业的制造、建设带来负面效应,但根据最新的《2020年全球碳预算》报告表明:源自化石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24亿吨,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同比2019年降低了7%。基于政策与制造成本下降的双重利好,可以预见,在2021年一季度末,大部分省市、发电企业将陆续明确目标。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预计比2030年提前2—3年达到峰值。碳交易市场在经历若干年的平淡期后,企业间、省市间随着指标的落实,2021年的碳交易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一个千亿级市场也将开启。GW级的光伏基地占国内光伏装机的比例不断提高。在西部地区,将是未来大型发电央企、国企的主要碳达峰的主要发展目标。部分土地紧张的省份为达到碳峰值的目标,将不断主动或被动调研和调整土地的应用模式、土地取费标准。

在达标的同时,为2060年碳中和做好铺垫。光伏组件的非技术争议在2020年下半年逐步平淡,而新技术突破在未来2-3年仍是企业突出重围的主要途径,在此之前,头部组件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仍会进一步提高。2020年,国内主要组件制造商对八大重点中的第二大任务“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有深刻体会。在2021年初,已看到部分制造商与相应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业内人士表示,可以预期,部分材料的价格将随着组件制造商的决心和市场快速回归理性。2020年,在政策和压力的加持下,光伏行业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明确。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