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民政部在京召开的全国民政工作视频会议,总结了2020年民政工作取得的新进展,并部署了2021年民政重点任务。
2020年,各级民政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履职尽责,全力以赴战疫情、抗汛情、兜底线、保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会议指出,2020年,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坚定有力,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救助保障范围。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发展取得突破,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人均每月665元和每年5842元,同比增长7.7%和11.3%。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达到人均每年10775元和8230元,同比增长11.4%和12.8%。
2020年,24.76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首次纳入国家保障,集中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保障标准分别达到人均每月1567.2元和1140元,同比增长6.6%和8.6%。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分别惠及1152.9万人、1432.7万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6.1万人次,帮助12989人成功寻亲,17916名长期滞留人员得到落户安置。
同时,养老服务发展步伐加快,各类养老床位数达到807.5万张,同比增长7%。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96.4%和83.7%,同比增长17.7%和37.6%。注册志愿者达到1.8亿人,占居民人口比例超过13%。
会议明确了岁末年初有关工作安排,强调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保障民政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安全。要抓好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应急值守、重特大事故报告等制度。要广泛开展困难群众、特殊群体排查工作,落实各项救助保障政策。要密切关注物价波动情况,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要畅通各类服务热线,及时回应群众反映问题。要加大对条件艰苦地方、脱贫攻坚一线民政干部和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关心关爱,帮助解决困难问题。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确保廉洁过节、勤俭过节。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