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区域经济总第4934期 >2020-12-30编印

跨越“贫困之山”——
湖北省英山县脱贫攻坚之路
刊发日期:2020-12-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微信图片_20201228135903.jpg

微信图片_20201228135910.jpg


贫困犹如一座山。

生活在湖北英山的老百姓们就曾长时间被这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与土地贫瘠相依,与水旱灾害相伴,许多父老乡亲长期在贫困线下苦苦挣扎。

但再高的山,也挡不住跨越者的决心和脚步。

2014年,英山人民传承老区精神,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向贫困发起了总攻。六年间,英山县104046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0.51%降至2019年底的0.01%,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聚力——

上下同欲者胜

贫困人口36813户104084人,重点贫困村78个。2014年,一组贫困数字摆在了英山县委县政府的面前。

如何扛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必须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上下同欲者胜。

县委县政府以脱贫攻坚统领全局,研究出台《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英山县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英山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60多个,成立县扶贫攻坚指挥部,组建工作专班30个,扶贫工作一周一会商、半月一调度、一月一提示一督办。

建立“1131”蹲点调研制度,县级领导和县直机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每月在村住宿一夜,每周到村调研一次、每次走访3个贫困户、为群众解决1件实事;建立“五天四夜”驻村帮扶制度,313支工作队、704名驻村工作队员“五天四夜”吃住在村,全力参与和帮助联系村脱贫攻坚;建立“每周扶贫日”制度,全县7000余名党员干部坚持每周入户帮扶,与困难群众“结亲连心”。

坚持“向内挖潜和向外争取”相结合,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刚性需要,累计统筹整合专项资金42.59亿元,主要投入到危房改造、易地搬迁配套、产业扶贫、惠民实事等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领域。加大社会扶贫对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红十字会、省工商联 “千企帮千村”、“社会扶贫网”注册爱心人士等各种社会力量加入扶贫。

工作向脱贫攻坚聚力,力量向脱贫攻坚集结,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一幅全县上下合力攻坚的生动画面在英山大地上展开。

攻坚——

下足“绣花”功夫

久困于穷,必积沉疴。

治穷病,拔穷根,当需精准施治。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英山县紧扣“精准”要义,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核心指标,下足“绣花”功夫,做实做细精准文章,走出了一条精准脱贫的“英山路径”。

扣好精准识别“第一粒扣子”。按照“五看、五步法”,对贫困对象进行科学评定,做到“卡外无真贫”。对照精准识别“负面清单”,通过大数据比对,对精准识别对象开展多轮“回头看”,组织专班入户核查,剔除不符合条件的“硬伤”户,做到“卡内无硬伤”。

抓实产业就业“造血”。依托特色产业资源,重点发展茶叶、中药材、特色种养、旅游、电商五大特色产业,其中茶叶、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64万亩。全覆盖建立村级自强互助脱贫合社,实施“合作社+市场主体+产业基地+贫困户”一体化产业扶贫模式,163家市场主体对接帮扶1.98万个贫困家庭。同时,针对无法就业、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夹心层”群体,先后开发护林员、保洁员等农村公益性就业岗位5785个,38家扶贫车间吸纳486名贫困劳动力就业。通过产业增收、务工创收的贫困群体占比分别达到91%和32%。

聚焦民生实事“补短板”。实施水、电、路、厕、房、网、环境改善“七到农家工程”,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20户以上自然村通组公路全覆盖,7.4万余人的饮水困难得到有效解决,网络全覆盖、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村村建有百姓舞台、农家书屋、卫生室。先后办好便民小路、惠民路灯、利民小桥等惠民实事3867件。易地搬迁9239户1.49万人,配套完善生活设施,跟进发展后扶产业,确保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突出精神扶贫“强志气”。村村举办以“铭记党恩不忘本,自立自强奔小康”为主题的道德讲堂,全覆盖召开塆落会、院子会,大力开展“我脱贫我光荣”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表彰“好婆婆”“好媳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贫困群众从起初的“伸着手要”到现在“甩开手干”。

神峰山庄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十佳典型案例”,总经理闻彬军荣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抓党建促脱贫、旅游扶贫工作经验在全国现场会交流发言;获评全国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明显县……一项项成绩和荣誉,无不折射出英山精准扶贫的显著成效。

决战——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脱贫攻坚行之愈深,其进愈难。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一场始料未及的洪灾,更给脱贫攻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

收官之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如何为?

“我们要坚定不移强化战则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扛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保持攻城拔寨的战时状态,坚定不移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0年4月29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战鼓声声,号角响亮。

面对疫情灾情双重影响,英山县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战姿态,化困难压力为决胜动力,坚持战疫、战汛、战贫三线发力,紧扣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这个核心,打出一系列有效应对疫情灾情的组合拳。

抓复工复产。严格落实工业用水电气价格下调、降低检测费用、延长合同期限、缓缴社保费、返还失业保费等政策。出台扶贫市场主体产业奖补、贷款贴息、农副产品收购补贴、房租补贴、种植保险等利企举措,所有涉农企业在第一时间实现100%复工复产。同时,在应对洪涝灾害过程中,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抢收抢种,落实种养补贴,增强贫困群体脱贫信心和决心。

抓就业帮扶。采取客运包车、搭乘专列、接工回厂等“点对点”方式,先后组织479趟专车帮助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返岗,发放交通补贴和一次性生活补贴512.9万元。同时,做实光伏扶贫收益分配,精准开发公益性岗位,落实扶贫车间奖补政策,优先支持扶贫车间开工复工,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

抓消费扶贫。坚持政企联手、内挖潜力、外拓市场、线上线下一起抓,动员定点帮扶单位、异地商会、民营企业以购代帮,依托扶贫“832”平台及直播带货,畅通线上营销渠道,全县农副产品销售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4户38人存量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县无一人因疫因灾返贫致贫,成功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和脱贫攻坚督查……英山县正以扎实的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书写高质量脱贫的时代答卷。

(戚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