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 曦 文/摄)记者从12月11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抗菌口罩》团体标准宣贯研讨会上获悉,我国第一个抗菌口罩团体标准已经正式施行。该标准明确要求,抗菌口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都要达到大于或等于90%,如果产品宣称具有抗真菌功能,则需增加白色念珠菌测试,且抗菌率大于、等于90%。此外,该团体标准更进一步明确,抗菌口罩的抗菌稳定性在室温下至少保持一年。
宣贯会上,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创始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殷大奎教授指出:就防护效果而言,抗菌口罩比没有抗菌功能的产品要好,这是科学验证。作为医疗机构,更应该采用使用了新技术、新材料的高效防护手段,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保护好医护人员这一最重要的医疗资源。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微生物专家,研究员刘秀岩看来,口罩在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飞沫传染病方面的效果毋庸置疑。她表示,我国全民一致戴口罩的良好习惯,对阻断新冠肺炎疫情的人际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公众使用的口罩大部分是一次性的医用卫生口罩,如果能够使用抗菌功能口罩,从预防的角度当然效果会更好。
全国卫生产业协会抗菌产业分会副会长李毕忠认为,抗菌口罩由于采用的是新材料、新技术,抗菌功效可以保持与口罩同样的生命周期,因此,从节约资源的角度,抗菌口罩可以反复使用,这对于减少浪费意义重大。同时抗菌口罩的抗菌性能具有持久性,对于防止口罩引发的二次污染也非常有意义。
据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抗菌材料检测中心主任、抗菌协会专家委员、该标准的审查专家郑苏江介绍,此次抗菌口罩标准的制订,综合考量了国内产业的技术现状和公众的需求,在抗菌口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在满足口罩的基本物理性能的前提下,提出了相应必要的指标和判定基准。因此,公众在选择抗菌口罩时可以尽管放心使用。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抗菌口罩》团体标准由上海兴诺康纶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等企业和机构起草,中关村汇智抗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