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他火灾,电动自行车火灾发展速度迅猛。记者从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获悉,为化解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大兴区采用智能共享换电站等“技防”手段,规范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和停放。引入村级物业管理模式这一“人防”手段,对村民出租房屋的消防安全进行专业化管理。
在大兴区黄村镇狼垡村,一个高约两米的“柜子”吸引了村民的眼球,有点像大的共享充电宝。其实,这是刚刚启用的智能共享换电站。据工作人员介绍,换电站体积不大,但功能不少。村民通过APP获取附近换电站信息,将电量不足的电池与满电电池进行交换或直接将没电的电池放置到空置的电池仓,换电桩即弹出一块满电电池,全程只需10秒,取代8小时充电,在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为用户节省了充电时间,并避开了用户在充电过程中引发的各种安全隐患。
在大兴区西红门镇金星庄村村委会旁,新建成了一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棚。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个非常智能的充电棚。这个充电棚每个充电桩上都装有一个白盒子,里面装有4G芯片,可以同时控制12辆普通电动车插口的供电断电、计时计费,以及与后台远程监控系统的通讯。只要和电动车连接,充电桩自动进行线路自检,一旦发现连接异常或功率异常就会拒绝供电。
在黄村镇立垡村充电棚的建设运营方公司总部,监控室内一面长9米、高2米的大屏幕,技术人员介绍,一旦发生充电异常,系统就会自动弹出警告信息,显示某地区某车棚的第几个充电插口出现了问题,并按照疑似电池老化、适配器温度过高、保险丝熔断等分类统计,保证24小时远程监控。
大兴区观音寺街道,在“政府引导、物业实施、居民管理”模式的引导下,由物业自主出资在92部电梯中加装“智慧云梯电动自行车识别模块”,居委会、楼门长、消防志愿者等进行日常管理服务,对电动车进楼拦截率为100%。下一步,观音寺街道将推广此模式,在其他10个高层小区全面推广实施,解决电动车进梯上楼问题。
(张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