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的永春香,经过300多年传承,已形成自身独特的制香技艺。2017年永春香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永春与福建厦门、广东新会、河北古城并称为“中国四大制香基地”。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潮中,永春香产业坚持传统,同时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拓展市场,积极转变营销模式,全面进入新零售时代,走出了一条多元转型的新路。
拥抱新消费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永春中国香都产业园的福建兴隆香业有限公司,厂区内晾晒的香品在冬日暖阳的照晒下散发出独特的香气。“今年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行业遭受冲击,但对永春香产业而言,疫情防控催生出不同寻常的发展契机。”兴隆香业总经理林文溪表示,今年,兴隆香业的业绩逆势增长。
乌沉香、艾草香、鹅梨帐中香……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兴隆香业研发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新香品,并通过线上直播火了一把。由于将直播爆款单品定位在契合年轻中低端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喜好上,兴隆香业在年轻消费者较多的直播市场为自己的产品迅速“圈粉”。林文溪表示,年轻一代消费者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相比传统香品,他们更希望尝试别样的创新产品。为此,兴隆香业通过对产品注入新理念、新元素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带给消费者全新的消费体验。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永春香产业发力新零售,建立起全新的营销体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永春香产业电商从业人员近万人,香产业电商年销售额近5亿元。
发力新市场
随着永春香产品从传统朝拜香向功能香、保健香等方向转型,永春香的产品市场也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近年来,永春香企创新营销手段,通过让香产品进驻超市,扩大香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线下打造标准的香产品展示旗舰店,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香文化;推广香品进茶庄、进文化场所,把香文化与茶文化、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永春香的知名度。
永春香产品转型升级还催生了一个新的销售模式——社交新零售。永春县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点“竹森堂”香道馆负责人林文森向记者介绍:“永春的代表性产品乌沉香十分受市场欢迎,随着越来越多人使用社交媒体在身边的朋友圈卖货,社交零售也成为永春香产品销售不可忽视的商业模式。”
“人人都是微商,人人都能带货。”在林文森看来,社交零售模式不仅借助社交分享模式,可以直达目标消费人群,同时,通过社交平台的快速蔓延实现低成本宣传推广,借助线下实体店的体验作用,可以有效挖掘当下市场的消费潜能,提升零售效率。
据了解,如今在永春,像林文森这样的代理商和微商不在少数,他们开启了永春香的社交新零售模式。
角逐高端化
近年来,在对产品注入新元素来吸引年轻中低端消费群体的同时,永春香企也把目标瞄准了高端市场。开发旅行装,一套旅行装包含一罐线香、一个黑檀琴炉、一把香扫、一个布袋。根据配料、香材不同,售价从500元到3000元不等。开发会议礼盒,精致的包装礼盒,清雅出尘的蓝粉色丝巾,精致小巧的玉粉色香囊,搭配黑檀琴炉、乌沉香线香,一套产品售价为1580元……
“这是我们和万事利合作开发的国际高端会议礼盒,作为伴手礼赠送给参会国际贵宾。”永春县达埔镇彬达制香厂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叶义强介绍,为开拓高端市场,近年来,彬达香业开启了高端礼品定制路线,不仅与银行、会所等单位合作定制商务礼品,彬达香业还与劲霸集团、中石化等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开发定制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开拓高端市场,除了走定制路线,永春香产业还通过跨界融合,创造香产业新生态。香料与电子产品融合,开发出车载电子熏香、电子香炉;香料与饮食融合,开发出香饮、香粥、香饼等……随着跨界融合的加深,永春香产业开启了一二三产融合之旅。
“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整合永春香文化旅游、美丽乡村游,融入永春全域旅游、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路,将资源、业态融为一体,打造永春中部旅游中心,综合打造文化、休闲、娱乐、研学、体验等产品体系,拉长服务产业链,确保永春香产业衍生出的第三产业实现新增长。”永春县达埔镇镇长刘泷沆表示。 (黄琼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