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农村总第4909期 >2020-11-25编印

吃上“旅游饭” 苗寨八旬老人晒出工资卡
刊发日期:2020-11-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微信图片_20201124083915.jpg

在湖南湘西的一个苗寨里,村民通过农耕文艺表演、编草鞋、纺纱、织布、编花带等传统工艺制作展示,每月平均能赚到2000多元。正在展示编织工艺的八旬老伯吴信胖激动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行卡展示:“没想到80多岁了,还能领到工资。”

竹山村距离凤凰古城只有30公里,曾经却是一个深度贫困村。村里青瓦黄墙的苗家民居依山而建,就地取材的使用石块垒砌而成,历经几百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苗寨风貌。2014年,竹山村就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然而,这个依山傍水、别具民族特色的苗寨藏在“深闺”中,村民守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全村294户1191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65户272人。

2018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驻村帮扶,指了条发展旅游产业的路子。昔日狭窄险峻的进村道路,改扩建成国家三级旅游公路,彻底打通竹山与外界联通的“最后一公里”。

当时村里100多栋苗家民居大多还是危房,帮扶工作队没有推倒重建“造新景”,而是保留原生态,通过协调争取上级传统村落保护资金300万元,对苗寨进行安全加固和保护修复,修旧如旧。

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村民也化身“演员”,在家门口还原苗家生活场景,让这个“名不见经传”村子变成了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的景点。

曾经因病致贫的村民吴旗榜说:“以前种稻谷,自家吃饱都成问题。现在我是员工,在村口桥上表演拦门酒,和游客对歌,每月收入2000多元。晚上还参加文艺表演,城里人跳广场舞,我们唱歌跳舞就把钱赚了。”

对于未来的日子,吴旗榜信心满满,他介绍说:“我还种了5亩猕猴桃,今年已经挂果,现在只能自家吃。再过几年就能上市了,游客多不愁销路。”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