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4908期 >2020-11-24编印

昆明市消协发布消费警示:
预付卡方便背后风险大
刊发日期:2020-11-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预付卡消费维权问题是近几年来的消费维权难点,其中预付卡消费纠纷较为突出,需要谨慎选择。昆明市消协发出消费警示。

了解方便背后的风险

预付卡消费由于具有不用携带现金、消费方便快捷、降低时间成本等特点,得到不少消费者的认可,但预付卡消费存在着付款环节和消费环节分离、使用周期长、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服务、退费等方面存在风险。

认清优惠背后的隐忧

消费者选择预付卡消费,往往是被商家优厚的折扣所吸引,商家为招揽消费者,以较大幅度推出“金卡”“银卡”“贵宾卡”“买就送”等优惠,但近几年来的消费纠纷反映出,“优惠”背后潜藏着虚假宣传、服务打折扣、消费受限、退卡困难、商家携款跑路等陷阱,一旦出现特殊情况,预付费用往往难以追讨。

选择经营稳定的商家

面对看起来划算的预付卡,消费者切忌盲目冲动,应首先考察商家的经营资质、市场信誉和经营状况,选择证照齐全、市场信誉良好、经营状态稳定的企业。充分考虑商家推出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是自己实际所需,不要贪图“高额优惠折扣”而冲动消费,忽视潜在的风险,避免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后出现问题或不适,难以解除与商家的约定,同时也避免在商家的劝诱下过度消费。

应注重事先约定退还预付费的情形

消费者如确实需要预付消费,预付费前应与商家认真沟通,详细了解商品和服务的内容、用卡规则和要求,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特别要注意其中的限制性规定,如对消费额度、消费时限、消费项目的限制等,当心被商家的霸王条款所蒙蔽。应书面详细约定退赔情形,特别应针对临时加收费用、更换服务人员、商家搬离原址,以及消费者个人因特殊原因不能进行消费等情形,双方事先明确约定是否退还预付费及退还方式等。

办卡后应关注自身权益相关情况

消费者应选择适合的消费额度理性充值,一次不要充值太多,避免遇到商家经营管理不善或不良商家“跑路”等问题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办理预付卡应注意留存合同、付款收据、发票、交易记录和商家宣传资料等证据,便于日后维权。消费完毕后双方签字确认,定期核对消费记录和金额,尤其要核对一些金额大、时效长的预付卡金额。还应关注商家经营状况,及时了解可能发生的变化,并应避免长时间不消费。

果断及时维护权益

消费者在使用预付卡过程中,遇到商家事先不作任何声明,在未退还预付卡余额的情况下突然转让或停业,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如果遭遇商家恶意卷款跑路、涉嫌经济诈骗等问题,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把握住维权时机。(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