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中国花炮总第4902期 >2020-11-16编印

重庆开州检察院发出消费者权益 保护领域里烟花爆竹类检察建议书
刊发日期:2020-11-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今年过年,总算可以放心让孙子下楼玩了!”看着日渐规范的烟花铺子,重庆市开州区一镇上的村民们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可几个月前,当地不少村民面对这些烟花爆竹制品怎么也笑不起来。

这是因为,该镇多家烟花爆竹商铺非法经营,其售卖的产品没有质量保障,许多商家还将店铺开进了居民楼,安全隐患重重,惹得群众心忧。

今年7月,开州区检察院向当地应急管理局送达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对此情况进行整改。这也是重庆市检察机关开展“等”外公益诉讼专项行动以来,发出的首例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里烟花爆竹类的检察建议书。

群众有“火气”  烟花铺开进居民点

2019年底,开州某论坛上出现了一则标题为“非法烟花爆竹猖獗 危及百姓人身安全”的消息,声称开州区某镇不少无证经营烟花爆竹的商贩将售卖点开到了居民楼下,威胁当地群众安全。

开州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以此为线索,随即对当地烟花爆竹市场开展调查,发现了不少问题。“当地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售卖烟花爆竹的商铺随意、违规设点。”办案检察官回忆,初次摸排线索时,就发现当地不少理发店、服装店甚至卖菜摊位都在售卖烟花爆竹。

“虽然售卖量少,但这些地方明显不具备售卖资质和条件。尤其是不少售卖点就在居民楼下,楼上住着多户人家,安全隐患重重!”为全面彻底调查清楚当地烟花爆竹销售市场的问题,办案检察官走访了区应急管理局及该镇政府,并当面向村民们了解情况。

据调查了解,当地不仅存在烟花商铺违规设点的问题,不少商铺还售卖“三无”烟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威胁其安全。“我家办酒席时,就在家附近买了烟花爆竹,没想到点燃后放不响炮,晦气得很!”提起当地烟花爆竹市场的乱象,当地群众“火气”很大。

而作为主管部门,开州区应急管理局也同样感到焦心:“我们会定期开展专项清理行动,但商家总是和我们上演‘猫鼠’游戏,我查他躲,效果有限。”由于无法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当地形成了“家家囤货卖,街铺挑好坏”的烟花爆竹经营乱象。

“这个问题涉及社会公众利益,处理不好,就会危及群众安全。”虽然问题已经摆在眼前,可现实却阻碍了开州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脚步。“检察公益诉讼办案范围包括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安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四大类。这个案件属于‘等’外,我们还没有职权监督。”办案检察官坦言,由于职权限制加上疫情影响,开州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在持续关注当地情况的同时也只能暂停行动。

工作有“底气”  检察建议凝聚合力剑指痛点

2020年4月1日,重庆市检察院出台《关于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的指导意见(试行)》,新增了包括维护消费者权益在内的5个“等外”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范围。

“当地非法售卖烟花爆竹的情况,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属于文件规定的‘等外’范围,我们有权进行监督。”今年5月,开州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对此案展开深入调查取证,但过程并不容易。

“当地非法经营烟花爆竹的商贩具备相当成熟的‘反调查’意识。看见警车,很多商户就把摊撤了。找人取证,他们要么拒绝,要么和我们玩‘捉迷藏’。”办案检察官表示,除了商户的不配合,知晓情况的其他商户和不少群众都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不少人坚持‘三拒绝’原则——‘拒绝笔录、拒绝拍照、拒绝作证’,这让我们很难搜集到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的证据。”

为了获得群众信任,办案检察官再次取证时,就将警车停在镇外,穿上便服,从买东西入手,和商户聊聊天,再表明身份,将自己的工作解释给他们听。一来二去,双方理解加深,取证也变得顺利了。与此同时,开州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也在进一步加深与区应急管理局的沟通协作。

经多方调查了解,造成当地烟花爆竹市场经营混乱局面的深层原因渐渐明晰:当地之前为便于规范管理,组织所有售卖烟花爆竹的商铺联合经营,共用1个经营许可证件。后来联营模式解散,但当地经营许可资质名额尚未增多,导致很多商铺“被迫”无证经营。

“没有正规经营资质后,相关部门很难监管到,很多商家就感觉没了约束,开始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办案检察官介绍道,不少从事别的生意的商户趁乱“钻空子”,也非法售卖烟花爆竹。

7月17日,开州区公益诉讼部门向当地应急管理局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一方面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商户申请经营许可证件,改善经营环境,加强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对不符合经营条件的非法商户,要积极履行职责,加大打击力度。

“检察机关的监督给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我们现在一定会‘对症下药’,开展源头治理,彻底规范当地烟花爆竹经营。”接过检察建议,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找准症结加上司法介入,他们的执法“底气”更足。

整改有“智气”  “小”措施促成市场“大”变样

“今天我再次强调,请大家一定合法合规经营,供货商也不要再给非法经营者供货,如有发现各位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我们一定严惩不怠。”7月28日至8月4日,除了在当地开展烟花爆竹打非集中宣传外,开州区应急管理局与该镇派出所联合对曾经有过烟花爆竹销售经历的经营户组织召开警示约谈会,向其讲解烟花爆竹经营政策,并开展法制约谈,充分告知其非法经营烟花爆竹所面临的的法律后果。

“除了经营户,我们特意对本区烟花爆竹供销公司进行了法治宣传,叮嘱其不要给非法经营者供货。”据该区应急管理局介绍,该部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迅速联合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拟定工作方案,围绕疏堵结合原则开展源头治理。而此次针对经营者及供货商的警示约谈会只是其开展源头治理的第一步。

7月至8月,开州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工作人员在当地开展集中法治宣传,并会同该镇政府、派出所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集中打非治违行动,对当地非法经营烟花爆竹的行为进行大摸排、大清扫。

“对违法经营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是‘堵’,而增设烟花爆竹经营点,引导商家合法合规经营是‘疏’。相较而言,‘疏’才是治本之策。”据该区应急管理局介绍,该局已完成全区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布点规划方案,将该镇烟花爆竹零售点名额增加至15个,充分满足当地群众和商户需求。9月初,该局会同该镇政府已对拟新增的15个烟花爆竹零售点进行了现场安全条件核查,对各商户不符合安全条件项目提出整改要求,并将于整改完毕后的第一时间核发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交通局等部门及各街道组建联合执法小组,对全区内非法经营烟花爆竹行为进行再摸排,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确保公共利益不受损。”该区应急管理局表示,将通过此案举一反三,推动全区范围内烟花爆竹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9月18日,办案检察官对该案进行回访,发现当地烟花爆竹市场有了“大”变化:理发店、服装店等商铺内的烟花爆竹全部清理,居民区内已见不到烟花爆竹销售点的踪影,拟新增的14家烟花爆竹售卖点已经搬迁到适宜地点……

“现在市场真是大变样!那些杂货铺子不再非法经营,正规商铺里的烟花爆竹都有质量保证。作为消费者,我们感到很安全、很放心、很满意。”欣喜于当地的变化,村民们向办案检察官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