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聚焦总第4902期 >2020-11-16编印

身怀岐黄技 胸藏济世心
——记始终在义诊路上的王占德
刊发日期:2020-11-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2019年6月的一天,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福利院,一个15岁腹股沟拉伤的蒙古小男孩显得有些急躁不安,在他的身边有一位中国康复专家不断地安抚他,通过翻译问他:“中国的男人有一个和蒙古男人共同的特点,你知道是什么吗?”男孩摇摇头,康复专家告诉他:“中国男人和蒙古男人一样,做任何事情都具有一颗耐心,细心,不慌乱,有决心,有爱心。”男孩听后微笑着安静了下来,在专家耐心诊断处置后,小男孩的疼痛感渐渐消散,笑了起来。

这名康复专家就是来自北京的王占德,应前联合国项目事务署官员吉尔格拉的邀请,前往蒙古国进行非药物疗法的义诊活动。一行人抵达乌兰巴托后,不顾旅途劳顿,他们马上就展开了市福利院的义诊活动。乌兰巴托福利院是大型官方福利机构,孩子加上老师近百名。由于老师们每天的工作任务多,压力大,再加上蒙古民族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大量的人患有腰椎病、慢性肠胃病、中风等疾病。一个月里,王占德一行几人周密组织,细致安排,把义诊工作排得满满当当。王占德说:“看到他们高兴的样子,我们也同样喜悦快乐,不知疲惫。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数不清的感动发生在这个充满爱的福利院,面对善良淳朴的蒙古人,我们无从拒绝,很多时候吃不上午餐,只为省出时间多治疗一些患者,最让我们感动的是牧民朋友们,他们听说北京来了中医,居然自驾车三百多公里过来感受非药物疗法的神奇功效,最远的还有一千公里之外来的。”

一传十,十传百,这一个月福利院义诊活动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人们纷纷点赞。一年之后,王占德还听说他们要组团来中国进行非药物疗法的康复治疗,王占德说:“希望疫情快些过去,我们可以早日与蒙古国传统医学院、蒙古国医科大学达成共识,尽快开展中国中医公益教学项目,普及非药物疗法,借机为他们培训出更多的优秀中医针灸师和温灸师,为更多有需要的蒙古人民早日解除病痛。”

类似乌兰巴托市福利院这样的义诊,在王占德康的职业生涯中,数不胜数,2017年9月应全国百名优秀共产党员之一的白利国邀请进行一个月的华夏孝老村义诊;2018年9月西安义诊;2018年11月长沙义诊;2019年1月应深圳市教育局的邀请开展义诊活动;2019年1月前往攀枝花市玉佛寺开展义诊;2019年4月前往韩国龙渊寺义诊;2019年8月前往香格里拉迪庆藏族自治州义诊;2019年9月厦门市义诊;2019年12月泰国清迈义诊……翻看王占德的资料,可以发现,这些年来,他不是在义诊,就是走在义诊的路上。国内各大城市跑完之后,在前联合国项目事务署官员吉尔格拉的搭线下,王占德开始了亚太地区的义诊活动,蒙古、韩国、泰国等周边国家也遍布了他的足迹。由于新冠疫情影响,致使波兰、匈牙利、俄罗斯等欧洲26国的义诊行程延期。

身怀岐黄技,胸藏济世心。在中医前辈大伯影响下,王占德从小就对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心怀神往。1994年,他在海南中国中医药大学开启学习中医之路;2012年,在北京五洲陈欣九天肿瘤研究院进修;2013年由云南陈欣老师的引荐下师从杨真海老师开始研习黄帝内针;2017年与现唐山市丰润区中医院院长助理、著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王开成主任开展长期医术交流,在康复科病房、中风科病房开展临床非药物疗法,经过数年实践经验总结,最终整理出整套非药物疗法操作规范手册雏形;2018年又师从原海军某部卫生医疗系统张国华老师研习古法元阳灸。不断的学习也让王占德创建了属于自己的中医非药物疗法,包含内针疗法、经络推拿、古法温灸、垒鸡蛋、拍小球等治疗手段。在与蒙古国传统医学院的医术交流学习后,取得了非药物疗法的重大进展。2019年8月,王占德受聘为蒙古国乌兰巴托浩斯板森泊儒医院(藏语)中医科主任。

渐渐地,王占德凭借高超的技术小有名气,但王占德仍然把帮助每个患者尽快康复、远离病痛的折磨作为他的最大追求,依然潇洒行走在义诊路上,无论病人身份如何、财富几何,他都一视同仁、高度负责。

一位接受王占德康复疗养的患者说:“什么时候来找王主任看病,他都是笑脸相迎。他的水平高,病号多,就是排队,我们也愿意找他看病。”义诊路上,他是一名德艺双馨的好康复专家。私下里,他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他的低调谦逊换来的是人们的尊重和赞许。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占德并没有被成绩缚住手脚,他仍然以探索者的心态吸收着传统医学的精髓和现代高科技的精华,用不懈的精神和负责任的态度攻克着患者身上的一座又一座堡垒,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演绎着救死扶伤的动人乐章。   (三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