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西县高店乡长镇街道内,一处不起眼的小屋子前晾晒着破好的细长竹篾,一位老人家正手法娴熟在编着竹篮。“现在生活好多了,可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前几年我没事自己摸索,学起了编制竹篮的手艺。”老人一边低头干活一边说道,乡村生活比较单调,而编竹栏是老人唯一的喜好。
老人名叫蒋余芳,今年已有76岁,但编织竹篮时看起来一点不显笨拙,据蒋余芳介绍,编篮子的竹材都是他专门去购买的,选以不弯曲无虫眼、长了三四年的成年竹为好,他要把竹条削成细细的蔑,每一条还要宽窄粗细均匀,每一根篾条不能在中途有接头,保持竹篮表面的整体美观,这完全是熟能生巧的活。“我编织这个才两三年,完全自学,没有请师傅,这是个精细活,不过我年纪大了,一天也只能编织一个。”蒋余芳略显骄傲的说道。
据了解,蒋余芳每天一大早就骑着陪伴他多年的三轮车到周围的集市去卖,附近的官亭街道、高店街道和余集街道都是他的“工作地点”。当问起每天的收入时,他乐呵呵地说道:“我又不指望这挣多少钱,有时卖的多,有时一天一个也卖不出去,主要是找点事给自己做,充实。”说话间,只见老人手中的竹篮从手指缝中不停地穿进穿出,拉紧、压实……动作娴熟而麻利,慢慢变得匀称美观。
一个竹篮最多卖20元,但蒋余芳却乐此不疲,他认为,只要自己能干得动,晚年生活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