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区域总第4894期 >2020-11-04编印

文旅商融合发展 河北枣强裘皮产业逆境突围
刊发日期:2020-11-0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3.jpg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以外贸出口为主的枣强裘皮产业面临滞销压库存严重、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发展受阻。面对危机,枣强县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销售方式、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为裘皮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实现裘皮产业“突围”。

瞄准高端需求 加大研发力度

10月20日,位于枣强县大营镇工业园区的兴宏裘皮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制板、钉皮、车缝、定型、修样……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这是我们自己的设计团队设计的新款式,采用了‘皮毛+时装’的组合形式,一面是皮草,一面是时装版型,中间有扣子可拆卸,两面都可穿,款式新颖,又兼具时尚品位,特别受年轻消费人群的喜爱。”总经理魏占福拿起一件衣服介绍道,因为特别受欢迎,产品供不应求,现在公司全部是订单生产。

原来,兴宏裘皮公司的产品主要出口俄罗斯。今年受疫情影响,出口受阻。“穷则变,变则通。”面临经营压力,魏占福想到了“变”,想到了“创新”。于是他加大了研发力度,提升设计研发水平,瞄准高端需求,主打国内市场,重点打造品牌。

“在研发创新上,今年已经投入了100多万元,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截至目前,已经开发设计30多种新产品。虽然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前几个月有亏损,但是后来的销量很好,总体来说,今年的效益比去年更好。”说起下一步,魏占福信心满满,“产品受欢迎,业务增加,准备上一条西装流水线,主做‘皮毛+时装’,同时,引进人才,增强研发团队的力量,在产品设计、工艺制作上加大研发力度。”

一项项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让大营镇裘皮产业摆脱了过去低端低效的产销模式。同时,大营毛皮业协会牵头,扩大整体品牌对外宣传推广。2018年1月,由协会申报的“大营裘皮”集体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通过。尤其是大营裘皮服装被评为省著名商标之后,效益比往年增长了3至4倍。

目前,全镇拥有皮毛加工类一般纳税人企业14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拥有外贸进出口企业537家;自主皮草品牌263个,其中国内外知名品牌23个,研发创新技术、工艺300余项。产品涵盖裘皮服装、服饰、工艺品、半成品等十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年加工各类裘皮服装400多万件,畅销世界48个国家和地区。

因势而动 直播卖货 创新销售方式

“这是最新款派克服,衣服内胆是水貂绒,活里活面可拆卸,多个颜色可选,在直播间6折就可以拿到……”10月20日,枣强县大营镇西亚皮草新城安吉皮草店内,主播正在直播卖货。

“今年,实体店近半年没有开张,幸好有直播。”安吉皮草总经理李晓伟说,通过直播,卖了货,还扩大了知名度,多的时候一天卖五六十件,比实体店的销量还好。

2020年以来,大营镇高度重视电商产业发展,不断夯实电商产业基础,下大力气扶持和培育电商新业态,把电商产业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实现了产业发展和电商销售的“互促”良性循环。

如今,在枣强县大营镇各大商城及皮草门店,一部手机、一个支架、四五个人就能形成一套“直播——运营——售后”的电商直播产业链闭环,传统皮草产业与电商新业态已实现完美对接,大营镇各电商经营主体与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线上电商平台和视频平台开展广泛合作,网络促销、线上引流等活动不断,年交易额超10亿元。

以文促商 以商兴城 文旅商融合发展

“我们在大营感受到了浓厚的裘皮文化,这里的衣服性价比较高,还可以定制,终身保修,终身保养,感觉物超所值、不虚此行。”在西亚皮草城里,从北京来大营游玩购物的高女士正在买衣服。

受疫情影响,今年裘皮产业线下和外贸受阻,大营镇不断创新经营方式,采取“企业+旅行社”的旅游营销模式,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

在推动裘皮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大营镇围绕助推裘皮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做强做深文化特色,做优功能特色,做美生态特色,着力打造裘祖文化、红色文化等重点文化品牌,建成了裘皮文化馆、中国裘都非遗传习所,设为旅游路线,积极打造商贸文化旅游中心,推进了大型商业综合体——“西亚”风情商业街等项目,培植旅游购物、创意展示、体验消费等新业态,并连续七年开办了中国大营国际皮草交易会暨营皮文化节,吸引了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这是枣强县探索文旅商融合发展的一个新模式。

近年来,枣强借助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优势,找准文旅产业发展与县城经济的结合点,把文化元素融入产业发展,提升产品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内涵,探索出一条以文促商、以商兴城、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冯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