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专题总第4893期 >2020-11-03编印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浅析后疫情时代汾酒复兴之路
刊发日期:2020-11-0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今天的世界,国际形势正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2020年开局之初,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诸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而汾酒在2020年上半年却迎难而上,化挑战为机遇,“逆风”开局,继续跑出了汾酒加速度:上半年汾酒实现营业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增长33.05%。在18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有4家企业收入实现正增长,汾酒位列其中。山西汾酒市值屡创新高,今年10月14日,盘中最高每股达到226.6元,总市值1975.95亿元,为2016年末216.64亿元的9.12倍,是A股山西板块市值最大的公司。

    “乱云飞渡仍从容”,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不仅包含了全体汾酒人的不懈努力,更是汾酒三年改革发展带来的强大后劲的具体体现。全球疫情仍在肆虐,后疫情时代下,汾酒复兴征程将从何处“亮剑”?


内化于“心”,深入改革,激发内部活力


    从曾经行业中的“王者”,一度退缩为偏安一隅的地方品牌,再到三年间的快速崛起、重新回归,汾酒走出了一条具有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三年改革期间,汾酒以“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为基本要求,以“市场化、法治化”为改革取向,重点围绕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整体上市、推进契约化管理、推动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三年的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成功引入华创鑫睿作为战投,混合所有制改革初显成效,三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股权激励稳步实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如期完成,整体上市圆满完成,实现了业绩的突围、行业的突围、国企改革的突围,“汾酒模式”“汾酒实践”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改革使汾酒焕然一新、员工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也进一步转化为企业效益,为汾酒赋予了强大的发展势能和前进动能,成为不惧疫情影响而逆势上扬的重要因素。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汾酒更需要强化三年改革成效根基,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内生活力。

    一是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做好定职数、定员额、定机构、定机制、定薪酬、定任期的“六定”改革,现总部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形成了职责清晰、精简高效、运行专业的管理机制;在“六定”改革基础上,全面、系统、深度再造人才队伍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大力度实施“人才兴企”“人才保障”工程,全面推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形成,进一步实现管理高效化、组织架构扁平化、选人用人市场化、薪酬分配差异化、效益效能最大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格局。

    二是全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向管理要效益,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全面建立“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的现代化管理体系,重点做好管理要素量化体系、“九度管理”量化体系、“六个酒都”量化管理体系三个方面的建设,加快推进汾酒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实现四个明显:即基础管理明显加强、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管理创新机制明显完善、综合绩效明显改善。通过管理的四个明显,推动管控机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流程进一步优化,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是加强技术创新改革。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智能化酿酒工艺,加强基础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应用。建强、用好汾酒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好白酒创新平台。重点在白酒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前沿性技术、应用性技术研究方面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抢占白酒科技创新制高点。要加快汾酒特色的智能化酿酒步伐,平衡好智能化酿造和传统工艺的关系,以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切入点,对汾酒酿酒生产布局、生产设备设施、配套功能进行优化技改。研发智能化酿酒设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传统酿造工艺的创新融合。


外化于“行”,稳扎稳打,提升市场质量


    三年改革至今,汾酒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跑出了业界瞩目的“汾酒速度”,但是汾酒的高速度绝不以牺牲发展质量为前提,而是对发展质量有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

    一是不断创新营销方式,用新理念再造市场营销体系,进一步激发营销活力。实行组阁制聘任,让听得到“炮声”的人作决策,让想干事的人有奔头。构建现代营销体系:深化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快速完善以人为中心的营销,加快导入帮助消费者实现价值的营销。实现长江以南市场快速扩张以及汾酒、竹叶青、杏花村品牌“三大突破”,把握好契约化管理、净化市场环境、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及渠道掌控力“四项原则”,继续开疆拓土,打过长江、布局全国、走向国际。

    二是抓好营销改革工作,继续在优化市场布局、产品结构、创新渠道等方面做文章。提高了汾酒在长江以南市场的曝光度、认知度,省外省内销售占比突破6:4;大力加强中高端产品在全系列产品中销售占比,继续实施“抓两头、带中间”产品策略,实现青花系列与腰部产品的突破、玻汾稳中有升,大力加强中高端产品在全系列产品中销售占比,切实提升汾酒产品系列品牌形象的高度。

    三是加大竹叶青拓展力度,打造新的业绩增长极。全力将竹叶青大健康产业项目打造成为山西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标杆项目,成为新一轮山西国资国企践行“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的先锋。借助消费升级大势,推进竹叶青大健康产业发展,整合有效资源,重点拓展南方市场,将竹叶青酒打造成为高品质、时尚化、高端化的中国“健康国酒”新品类,竖起民族品牌的大旗,引领健康文化、国潮文化的消费趋势,实现与汾酒发展的“双轮驱动”。


内外兼修,活态为魂,持续深度发力


    汾酒作为世界第一文化名酒,拥有6000年的酿造史、1500年的成名史、1300年的蒸馏史、300年品牌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酿造历史和卓越的清香品质,经过数年“文化汾酒”的建设,汾酒已经形成了以“中国酒魂信仰管理体系”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构建起了优秀而独特的品牌文化。

    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是汾酒在新时期实现战略复兴的启动期、蓄势期,面对复杂的行业态势和高强度竞争,汾酒瞄准未来,适时提出了“中国酒魂,活态为魂”的战略定位,意味着要让汾酒积累的巨大文化基因库在当代和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文化汾酒真正“活”起来。

    一是强化文化赋能。汾酒将继续按照“211985”复兴宣传战略,打好文化宣传战,做好文化的宣传落地工作,为品牌赋予足够的文化附加值。同时,汾酒持续做优做强文旅产业,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抓好杏花村文旅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文旅功能;从核心景区构建、旅游产品开发、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入手,精心打造杏花村特色旅游品牌;大力推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大力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化,持续带动汾酒旅游的市场热度和消费热度,用独特的文化优势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二是加强品牌建设。在品牌建设方面下功夫,通过举办中国(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行走的汾酒”文化巡展等活动,以科学的传播理念、精准的传播投入、有影响力的传播合作,引领汾酒品牌价值加速提升。其次,要谋划好、打造好对于汾酒的品牌定位和宣传战略,品牌战略是一项长期坚持的系统性工程,以“汾必喝、喝必汾”作为汾酒品牌宣传的重要战略方向,以内容、活动、技术、事件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打造,不断沉淀品牌文化价值,以文化为品牌赋能,以品牌为文化加持,推动文化汾酒的叠加式进步。

    回望来路,虽荆棘密布,汾酒仍披荆斩棘愈行愈宽;展望未来,虽波云诡谲,汾酒仍保持“暮色苍茫看劲松”的定力和“乘风破浪会有时”的魄力,再次扬帆起航,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