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作为四川国资国企,多年来不仅凭借扎实的企业综合实力助力国家制造行业的转型,更充分利用品牌的内外部资源投身于扶贫工作中,通过自身在行业中的各方优势,在扶贫攻坚的一系列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作出了“长虹式表达”。
解决帮扶地区物资缺口
长虹在开展扶贫帮扶工作中,基于各个地区的实际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物资领域方面的优势,为所帮扶地区带去了资源。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是长虹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的对象之一。去年7月,根据色达县基层服务中心与活动中心建设需要,长虹公司向当地捐赠了134台55英寸4K高清智能电视,并捐赠1套120英寸4K超高清激光电视系统,协助当地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实验基地”;而在2018年,长虹公司还为色达县第二完全小学搭建起价值数十万元的远程智慧教育平台,为结对帮扶村捐赠了一批LED智能灯和缝纫设备,进而帮助当地的相关教育事业更好的开展。今年4月,为把好开学期间的新冠疫情防控关,根据色达县开学实际需求,长虹公司主动发挥多元化的产业优势,及时向色达县县中学、红军小学捐赠两套热成像体温快速检测设备。
同时,长虹更在凭借自身优势,为扶贫县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可能。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锁江羌族乡坝子村,是长虹公司的另一个结对帮扶村。基于平武县优质农特产品资源优势,长虹持续将平武绿茶和窝托泉纳入公司采购名录。同时,充分利用公司党工团平台,大力宣传、组织员工购买平武蜂蜜、土鸡、鸡蛋等农特产品,帮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今年3月,为了更好促进当地茶产业的发展,长虹公司还组织专业力量实施了对症帮扶,帮助当地茶农提升采摘质量和完善销售机制。“在今年绿茶产量减少的情况下,有效提升了茶叶价格,达到了茶叶减产增值效果,带动全村实现了30余万元的茶叶销售额。”驻村的长虹公司扶贫干部魏兴龙表示。
在去年7月,长虹公司牵头并结合其余六家定点帮扶成员单位优势资源,组织色达县17个乡镇的34名学生和10名老师赴四川省成都市、绵阳市进行学习考察、拓展培训、参观体验等夏季游学活动。今年1月又继续组织了8名老师40余名学生开展了“七彩长虹”省直部门(单位)定点帮扶色达师生冬令营活动。
尖端科技助力扶贫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贫资金的监管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一大难点问题。面对这一困难,长虹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依托10多年持续打造的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前沿技术为脱贫攻坚插上“云翅膀”的探索和实践。以“云尚行”智能财务云平台来说,它采取“平台+服务”的SaaS服务模式,并在全国首创了“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服务。去年以来,长虹公司财务云中心还专门组织了6次色达县“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系统”培训以及现场调研,以改善色达县在云尚行村级代理记账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强化提升色达县精准扶贫村级代理记账工作。
据统计,截至目前“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服务已在四川省、青海省、重庆市等多地推开,代理记账累计核算上万个村(社区),完成村财记账处理原始单证200多万笔,会计凭证近30万份,纳入平台管理资金账户1万多个,处理资金量高达近200亿元,为200多万名村民线上提供公开公示信息。此服务不仅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透明度和效率,更有效防止了各类惠民资金被截留或者挪用的风险。
在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平台等方面,长虹通过结合自身技术和平台优势解决了贫困地区在线教学资源差的问题,基于对“互联网+远程教育”的综合探索,推出“云智能交互”教学系统,搭建了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绵阳外国语学校与甘孜州乡城县学校各年级每周对应的教学内容的远程互动教学平台,通过科技手段打破传统教育在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助力实现教学软件和教育资源的云端储存共享,极大拓展了山区学校获取优质教育教学课件渠道和存储共享管理手段。据悉,该项技术已被凉山州雷波县、金阳县,阿坝州色达县,甘孜州乡城县纳入远程教育扶贫等建设项目,惠及二十余所中小学上千名贫困学生。可以有效提升了民族地区学校使用优质教育资源的渠道和便利性,弥补了贫困地区使用成本高、信息协同性不足、信息安全性不足等问题。
在“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长虹公司基于贫困地区信息化水平低,医疗健康服务设施落后等现状,依托物联网、云平台、智能终端设备等技术手段,打造了基于物联网智能设备的基层公共卫生健康扶贫支撑系统,针对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发智能化自助体检设备、自助查询打印设备、公共卫生以及家庭医生智能体检套装和设备,满足基层机构;利用智能设备、网络信息系统开展体检以及上门体检随访服务要求;开发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支持健康体检、健康随访、慢性病管理、远程监测、专家咨询、预约挂号、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健康宣教等服务。通过与四川省卫健委、凉山州卫计委的合作和推广,长虹“妥妥医”产品和服务目前已覆盖绵阳、凉山、遂宁、德阳、巴中、眉山等120多个区县以及浙江部分区县,活跃医生超过1万人,惠及80余万户贫困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