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理论总第4881期 >2020-10-16编印

咖啡配枸杞 朋克养生来了
刊发日期:2020-10-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近日,同仁堂打造了一个聚焦健康生活体验的新品牌——知嘛健康。在“知嘛健康”咖啡馆里,“朋克养生咖啡”堪称重头戏。这一点,看宣传语便能一目了然:枸杞手冲咖啡的宣传语是“咖啡配枸杞,燃烧卡路里”。

无论是宣传语还是产品,都很贴合年轻人。在此背后,“保温杯里泡枸杞”已经从一个段子、一句歌词,渐渐演变成了一股新的消费机会。

而同仁堂这样的老牌药企们,正是其中的“弄潮儿”。


从以慢为贵到日常快消


同仁堂卖咖啡,张仲景大药房则卖起了奶茶和糕点。

张仲景大药房在河南郑州开办了2家新门店,取名“仲景生活”。位于郑州市国贸商圈的一家“仲景生活”,店内装修和陈列更像是一家烘培店。

在这里,不卖药,而是卖添加了中药成分的产品,包括百合雪花酥、巧克力莲子饼、红豆山药曲奇、茯苓山药素酥等烘焙糕点,还有阿胶豆乳奶茶、山药阿华田等饮品。

尽管装修和产品,都是满满的烘焙店风格,但“仲景生活”也包含了一些药店设计风格,突出“药食同源、健康养生”的理念和产品特色。

张仲景大药房副总经理王欣表示,开设“仲景生活”门店,一方面是要通过该平台宣称中医药文化,另一方面是想利用中药材特性,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了同仁堂、张仲景大药房,广药集团、方回春堂、胡庆余堂也纷纷下场,为消费者提供新的养生产品。而老牌药企不停“进击”的过程中,一个趋势也越发明显,这就是本来以慢为贵的养生,却不断催生出了一款接一款的快消品。

所谓“快消品”,是指那些使用时间较短、消费速度较快的消费品。很多时候,商品被称为快消品,意味着它们是日常用品。

以此为参照,老牌药企推出的咖啡、奶茶、糕点、麦片等朋克养生产品,虽然都有一定的中药成分,但并不需要花时间熬煮,而是制作时间极短,消耗快,消费频次高,“快消”风格尽显无遗。


不是养生 是养生感


老牌药企为何会跑进朋克养生这个赛道?原因很简单,主要是被形势倒逼。

以同仁堂为例,2019年营收132.77亿元,同比下滑6.56%;净利润9.85亿元,同比下滑13.12%;2020年半年报显示,营收60.04亿元,同比下降16.11%;净利润4.80亿元,同比下降27.28%。

另一家中药老字号“太安堂”的年报显示,2019年净利润下滑超六成,且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净利润下滑。

且不论这些老字号业绩下滑的内部原因,单是品牌老化,无法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这一点,在如今新品牌层出不穷、新产品日新月异的时代,就足以让医药界的前浪们分分钟“搁浅”在沙滩。

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对养生产品的需求,为同仁堂、张仲景大药房、方回春堂、胡庆余堂等药企呈现出一片新天地。

据CBNData《年轻人养生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中国半数以上的90后有脱发、掉发、视力减弱的困扰,同时约有四成90后有肥胖、运动能力下降的情况,还有三成出现了免疫力下降的问题。

正因如此,接近九成以上的年轻人已经具有养生意识。

据《2020 Z世代消费态度洞察报告》分析,来杯蜂蜜水、泡点枸杞茶、煮壶养生茶已经是95后养生大军的标配食品。与此同时,随着零食化和饮品化的滋补产品的出现,年轻人纷纷被吸引加入药食同源的养生队伍。

但“忙、穷、懒、宅”四座大山,决定Z世代群体无法完成“真养生”,只能退而求其次,寻觅、购买、获得某种养生感。和老一辈养生追求长期养护不同,Z世代没有放弃火辣刺激,同时通过敷面膜,或者食用零食化、饮品化的滋补产品,对养生进行心理按摩和自我确认,不断强化内心的养生感。

不难看出,这正是老牌药企推出朋克养生产品的动力所在。正是年轻人的个性化养生需求,驱动着它们纷纷入局。


运营“养生感”靠长期战略


这么说来,Z时代的朋克养生,似乎只能停留于“表面”,无法深耕?直面这个问题,首先,老牌药企必须认识到,自己推出健康养生类产品的最大优势还是在于品牌和渠道。

品牌落实于朋克养生领域,至关重要,尤其是要契合Z世代“移动互联网原住民”的消费需求,引导他们实地打卡,用产品和话题积累人气,通过网络和私域流量发酵、提升产品知名度,是朋克养生产品破局、出圈的关键。

其次,老牌药企需要重新审视养生感。以慢为贵的养生,能够转化成快消品,形成热潮,源于消费者对“长期持有”养生感的内在需求。

换句话说,养生感不是短暂的,从整个市场看,即使是Z世代的朋克养生,同样有周期长、频次高等特点。但具体到某家药企,要让消费者“长期持有”,必须依靠实打实的创新产品承接他们的养生需求。不然,他们去喝一次咖啡,吃一次糕点,完全留不下什么“印记”,更别说沉淀用户,赢得未来了。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媒体坦言:“目前,药店跨界还属于消费者尝鲜打卡的阶段”在他看来,要实现长远发展,需要用中长期的战略来做,用专业的团队和行之有效的模式维持运营。

与此同时,有了老牌药企的深度参与,特别是随着品牌与渠道的发力,系列营销的推进,市场教育使得消费习惯强化、消费群体扩大,朋克养生这个赛道的“盘子”将越来越大。

为此,有人畅想,“或许有一天,‘零食式’进补将和辣条、可乐一样普及,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一 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