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卢 岳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着医疗健康产业加速数字化变革,互联网医疗服务升级引发了诸多关注,同时也形成了产业发展的新势能。
疫情期间的就医不便,后期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带动了医疗健康知识的需求攀升,以及患者网上就医需求爆发。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的互联网诊疗量同比增长了17倍,第三方平台互联网咨询诊疗量增长约20多倍。参与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市场主体,既有大量的线下传统医疗机构,也有互联网创新企业,近几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大厂更是纷纷入局,不断加码投入。
业内人士指出,用科技的力量满足公众的健康需求与求医痛点,在场景、体验与效率的提升方面,互联网的创新应用被寄予厚望。
需求推动变革 行业迎来新常态
10月10日,本报记者采访了阿里巴巴旗下智能搜索app夸克产品负责人郑嗣寿。他指出,需求是催生创新与变革的土壤,打造更安全、更便捷的医疗健康市场新常态,其内驱力一定源于用户的需求。
郑嗣寿告诉本报记者,实际上国内优质的医疗资源相对比较紧缺,执业医师数只有360万人,远远无法应对2300万人次的日均门诊量。在专家医生和医疗技术集中的大城市,排队看病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患者获得的就诊时间也非常有限,而较小的城市和农村现状是医疗资源稀缺。
在数字经济时代,人们逐步习惯了各类消费的日益网络化,作为日常刚需的医疗健康服务,由于服务内容特殊,操作的便捷性与信任感的建立,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疫情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用户接入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需求,以及付费的意愿都有爆发式的增长。同时,一项基于10000多名医生的调研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医生62%的上网时间与医学相关,每周累计进行线上医学行为的时间达到15.2小时,越来越多的医生以线上的方式进行医患互动。
郑嗣寿坦言,互联网医疗的实质是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和公众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在诸多互联网产品形态中,应用人工智能的搜索引擎,承接用户的主动检索需求,满足碎片化、长尾的各类病症查询,已经形成了普遍的使用习惯和场景认知。
以阿里巴巴旗下智能搜索app夸克为例,近两年夸克平台的医疗健康内容关注度呈现年轻化的趋势,25到29岁的年轻人群成为医疗搜索的主力军,女性用户关注度一直较高,而用户层级从1到5线城市,均表现出强大的需求。
AI赋能医疗搜索
“医疗健康行业相对较为传统,专业壁垒相对较高,需要大量的智能化和数据驱动的进程,需要大量在供给侧做一系列的动作。”阿里创新事业群智能搜索业务部负责人吴嘉曾表示。瞄准靠谱、好用的“良心”医疗搜索,夸克持续探索满足和创造用户需求的价值点。
无虚假医疗广告的近万种常见病症查询,AI问诊、AI体检助手、精选专家问答……依托阿里健康医鹿专业内容与资源,夸克搜索近期上线了诸多新功能、新体验,提供24小时随时在线问诊、挂号、买药等功能,打通自查自诊到智能问诊的全链路服务。
“我们做好前半程面向用户的事,医鹿帮我们去分担后半程的事情。”夸克产品负责人郑嗣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夸克对医疗健康领域会特别审慎,在技术、数据、用户理解方面的能力积累,再联合阿里健康的专业资源,是夸克做好医疗搜索的信心。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年轻白领成为夸克医疗搜索的主力用户,夸克健康频道的AI问诊、AI体检助手、医鹿问诊等医疗健康服务更为普及。职场亚健康问题与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症受关注,年轻人自查自诊之外,用帮助长辈问诊表达关爱。
从年轻人尝鲜的小众产品,到“出圈”满足普遍的大众需求,搜索引擎的医疗AI服务渐成趋势。基于新技术的场景与体验升级,服务的不断迭代优化,重新塑造着医患的服务关系与情感联系,构建着有温度的医疗服务新连接,成为医疗健康市场重要创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