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以“旅游+产业”为路径,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旅游业与工业、旅游业与民俗文化等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生态优美、产业兴旺、百姓增收的发展新路。全域旅游正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在这片沃土上激情唱响。
农旅融合:黑土地开出致富花
走进位于安图县松江镇的长白山历史文化园,目之所及,青翠连绵的绿植、品种繁多的采摘园与湛蓝的天空,构成了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全景画。
该园区负责人徐培全说,近年来,他们以农业为基础,立足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形成了以观光、休闲、采摘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供给体系。目前园区占地总面积300多公顷,总投资达11亿元。去年,园区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园区发展了,周边的村民也跟着受益。松江镇四合村村民邢建亮就是受益者之一。“以往出外打工,在外漂泊的滋味,甭提多苦了。”过去,邢建亮与妻子依靠种地为生。2017年,他将土地流转给园区,并和妻子一起到园区打工,“我开车,她当管护工人,加起来一年到手7万多元,比以前强多了。”
文旅融合:红色文化叩开发展之门
9月23日,广东的张先生与家人从长白山游玩后,乘大巴来到奶头山村朝鲜族演艺餐厅,看着满桌的食物,他一扫疲惫,“看美景,吃美食,真是不虚此行!”
奶头山村位于二道白河镇东南部,距长白山北景区35公里。以前,村子以种植业为主,村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一年到头收入却寥寥无几。
如何甩掉“穷帽子”?“我们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红色文化,是精神传承。”村党支部书记金虎山说,近年来,该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在该村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物件,让游客们在倾听历史的同时,思想上也接受红色洗礼。
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该村累计投资300余万元,实施奶头山村特色民居改造项目,建成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纪念馆,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追寻“红色印记”,目前该村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工旅融合:酒香不怕巷子深
提及安图的发展,水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
近年来,安图县坚持打资源牌、走生态路,依托得天独厚的矿泉水资源,着力做大“水”文章,以建设产业园区为抓手,全力推进资源转化。今年1—8月份,全县矿泉水产量达30.44万吨,实现产值4.16亿元。
发展还远不止于此。安图县充分发挥矿泉水品牌的示范引领效应,推进“工业+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升级。游客可以走进企业,近距离观看产品生产的过程。同时,依托矿泉水产业、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相关旅游配套设施也在加速推进。
走进长白山紫玉森林项目现场,穿行广阔的稻田,一片片花圃争奇斗艳,一派唯美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在建设中,我们将生态保护融入到商业开发中,以‘原生态的稻田’作为主景观,打造纯粹的自然环境。”该项目外联部主管邵娜娜介绍,一期项目2016年5月开工建设,由雾凇岛酒店、390展示中心、红丰稻田汤泉、蒸汽火车等组成。目前,雾凇岛酒店已对外营业,其他功能区将于今年10月底对外运营。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安图县知名度,带动全县旅游业发展。 (延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