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行业总第4877期 >2020-10-12编印

出了苏浙沪,没人喝黄酒?
“不上头”助力越酒“行天下”
刊发日期:2020-10-1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jpg

本报讯 9月17日,在绍兴“越酒行天下”活动现场,多位业内专家学者为绍兴黄酒产业未来发展献计献策。今后,“喝黄酒怕上头”的问题,将不再困扰广大消费者。“年轻化”与“走出去”,将成为黄酒“出位”的必经之路。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传统黄酒想要走得更远,必须依赖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酿造工艺。绍兴成功研发“不上头”黄酒,是黄酒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将对整个黄酒产业产生重要影响,也为绍兴重启“越酒行天下”迈出了坚实一步。

“让黄酒不老,首先要建立起跟年轻人的沟通桥梁,构建年轻化的消费场景。”宋书玉指出,黄酒产业之所以体量较小、增速放缓,很大程度是因为消费群体的老龄化。因此,在坚守传统的同时,黄酒也应持续创新,吸引更多年轻消费群体。

对此,绍兴黄酒集团副总经理柏宏也表示,为了拓展黄酒的消费群体,除了推出“不上头”黄酒等创新产品外,还将积极探黄酒与不同菜系的结合,尤其是与年轻人最爱的川菜、火锅等进行结合。

“很多人认为黄酒酿造就是一门传统手艺,没有什么高科技元素,但其实,黄酒是高科技产物,是1420种微生物代谢的结晶。”国家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江南大学教授毛健认为:“黄酒酿造工艺涵盖了生物学、基因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综合学科。我们都知道黄酒‘后劲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都需要科技赋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攻关组对酿酒工艺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在酿造环节削减了黄酒酒体中的“上头”物质,同时,又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了陈年黄酒的风味。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表示,目前,绍兴虽然已经有黄酒小镇这一综合展示平台,但就黄酒全行业发展而言,还是缺少品牌运营、技术研发、现代物流、产业拓展等通用性、公共性、开放性平台。绍兴要做大做强黄酒产业,应以大产业思维进行战略定位,拓展产业格局,培育新型业态。例如,上游打造原料基地、观光旅游,下游延伸文创、康养、包装、物流、餐饮等,把“东方酒都、风雅绍兴”作为绍兴城市形象定位,在城市经营中融入黄酒文化元素。

陈卫呼吁,要讲好黄酒故事,复兴黄酒产业。一个比较好的抓手是绍兴的黄酒小镇,也许能联合各黄酒企业的力量,提升黄酒产业链。今年6月,绍兴黄酒小镇开发项目投资合作启动,越城区人民政府与北京融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融文旅投资(深圳)有限公司签订黄酒小镇开发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绍兴黄酒小镇将以“世界级黄酒品牌标杆、中国黄酒文化复兴高地、中国黄酒产旅数字融合典范”为总体目标,激活“酒经济、旅经济、夜经济”,再现“醉里水乡、戏里水乡、梦里水乡”的生动场景。该项目将围绕花雕里、越红里、溇台里三大板块进行开发建设,总投资达到32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黄酒小镇一期将于2022年9月亚运会前建成开园。黄酒小镇所在的东浦古镇,是绍兴黄酒的发祥地之一。鼎盛时期,东浦古镇拥有酒坊530余家,年产黄酒三万余缸,占绍兴黄酒总产量三成以上。

(文 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