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4847期 >2020-08-21编印

在“家门口”念起生意经
刊发日期:2020-08-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盛夏时节,位于山东省兰陵县卞庄街道坝口村的上海甲蓓服饰兰陵生产区扶贫车间内,十几名工人正在赶制一批发往欧洲的订单。制样、裁剪、打包,应接不暇的订单让负责人王高飞高兴不已。“企业一个月下来能生产三四万件衣物,现在车间生产的这款裙子一共1068件,将全部发往瑞士。” 王高飞说。

王高飞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所在的山东省兰陵县是全省20个脱贫任务较重县之一,有重点扶持乡镇5个,扶贫工作重点村138个,脱贫享受政策户19042户32978人,即时帮扶户70户198人。

今年39岁的王高飞,因小儿麻痹症导致三级肢体残疾。2015年,在上海服装外贸企业打工的王高飞通过自身努力,找到了服装加工这条致富的路子,顺利脱贫。“脱贫不忘桑梓情。”两年后,王高飞萌生了回乡创业,带动乡亲共同致富的念头。

回乡后,王高飞与当时在上海打工的服装外贸企业甲蓓服饰有限公司对接,在卞庄街道和坝口村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坝口村租赁厂房、打造扶贫车间,开辟了上海甲蓓服饰兰陵生产区,吸引周边贫困群众就近就业。

“这份工作真是太适合我了,一个月能拿三千多元的工资,关键是家门口上班,不耽误我在家里照顾孩子。”说起这份工作,车间机工高星很是满足。如今,上海甲蓓服饰兰陵生产区已吸纳周边村居剩余劳动力30余人,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6人,让村民们实现“家门口”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我们车间现在有5、6个贫困户,有的不能蹬机器、不能干重活,我就安排他们剪线头、挂吊牌、打包成衣。她们中的熟练技工一天能拿到一百二三十元。”王高飞说。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兰陵县积极对接临沂小商品城,大力发展扶持以玩具组装、小商品生产等为经营内容的扶贫车间,新建、改建扶贫车间96个,带动就业2350人,其中贫困人口211人,人均月工资2000元左右。

为加快推进就业扶贫政策落实生效,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今年以来,兰陵县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的贫困人员,按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指导思想,聚焦技能提升和创业脱贫、狠抓职业培训和创业扶持政策落实,精准送岗上岗。

“在网上做你个人账号时,可以先用你画的素描吸引一部分人,扩大帐号知名度。”7月10日上午,兰陵县华联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教师在兰陵县就业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庄坞镇瓦屋庄村,对贫困村民朱元生进行一次一对一的电子商务培训。

“我认为,电商要真弄好了也挺赚钱的,卖货就能赚不少。关键是我想多学一点技术,技多不压身,趁年轻多学一些,以后多一个吃饭的本事。”朱元生说,此前,因哥哥患有脊椎炎,不能外出干活,一家人守着四亩田地过日子,生活很辛苦。由于担心父母独自在家生活不便,朱元生萌生了在家开展电子商务的想法。

了解到朱元生的需求后,兰陵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邀请电子商务培训教师来到朱元生家中,就电商创业的知识和理念、品牌塑造的策略与技巧进行指导,圆了朱元生的电商创业梦。

“今天的培训学校老师是临沂市创业导师比赛获奖者,在创业培训尤其是在电子商务方面有较深造诣,今天专程过来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单独教学。”兰陵县劳动就业中心主任王斌介绍说。

今年上半年,兰陵县共组织贫困人员参加技能培训730人次,培养孵化农村致富带头人93人。

在兰陵县神山镇东道庄村,村民张建侠踩得缝纫机吱吱作响,拈布、对折、缝线,飞针走线之间,一只套袖便有了模样。“现在套袖的加工价格是一毛钱一只,平常我一天能缝一捆,也就是四百个,在我丈夫给我帮忙的情况下,一天就能缝一捆半。加工费支付得很及时,都是微信支付,送去就给钱。”微信支付、计件付款,手工缝制套袖让张建侠的生活有了大的起色。

多年前,因家中失火导致财物烧尽,丈夫徐敏振又被查出患肝硬化、肝腹水,张建侠一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好在村民纷纷自发为其家庭捐款救助,加上社会救助、政府扶持,丈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那些日子党委、村委给俺家送来了慈善政策,带了米面、太空被这些生活物品,解了燃眉之急,还落实了救助政策,解决了五六万块钱的医疗费。”张建侠说道。

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后,夫妻二人便借钱购买了一台缝纫机,做起了加工套袖的工作。如今,张建侠每天可在家加工套袖四五百个,年收入可达一万多元。自强不息的信念加上勤劳的双手,让这个贫困家庭的收入跑赢了国家脱贫线,实现了稳定脱贫。

脱贫攻坚工作中,兰陵县关注“老弱病残”等特殊贫困群众,创新社会帮扶机制,凝聚脱贫攻坚合力,筹措慈善扶贫资金4631万元,分级救助特困群众1033人,累计为贫困群众发放衣物、家具等生活物品60.07万件,为20260名贫困群众办理慢性病证,精准落实慈善救助、健康扶贫等政策。固脱贫、帮即贫、攻深贫、保特贫、提临贫,让兰陵县实现了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冯磊 孔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