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4829期 >2020-07-28编印

筑牢“民生线” 合力奔小康
刊发日期:2020-07-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自从咱这有了学校,孩子再也不用跑远路去上学了。”7月16日,刚陪孩子领完通知书的家长丁娟高兴不已,对于孩子能否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她少了一份担忧 。

    丁娟说的学校就是宁夏吴忠市四中太阳山分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了让初中部课程开足开齐,该校与吴忠市第四中学、盛元小学结对帮扶。

    为了破解城乡教育资源相对不均衡的难题,吴忠市推动“互联网+教育”行动,构建“名校名师下沉帮扶助学”机制。2017年以来, 先后选派优秀教师到连片贫困区支教,通过建立教研共同体、选派优秀教师等方式,贫困县区的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去年11月,盐池县惠安堡镇中心卫生院建成的5000余平方米的新院,达到了二级综合医院标准。该院承担着全镇及周边流动人口5万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等工作。 

48岁的王平因为腰痛,在该院放射科拍了腰椎正侧位片,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将片子传到盐池县医院,由专家在线进行诊断,不到十几分钟就将诊断结果反馈回来。“现在太方便了,以前还得拿着片子到县医院去看,现在在卫生院等着就可以得到县医院的诊断结果了。” 王平说。

利通区扁担沟镇石家窑村五队回族群众马占文曾经是村里最穷的建档立卡户 。

在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马占文“奋发图强”开始养牛。今年5月份,马占文盖起了两间新房。几年前还没办法过日子的马占文,如今牛棚里有13头牛,羊圈里有40只羊,一分钱外债没有。这样的好日子,马占文想也不敢想。“村上给找的养牛的路子,不但温饱解决了,现在还在奔小康。”他满怀感恩之心。

2019年以来,吴忠市整合资金19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危房危窑改造等380多个项目,着力攻克脱贫攻坚难点。

“我们在老家没种过葡萄,对葡萄的种植不是很了解,前两年,种出来的葡萄都烂在地里了。”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和兴村普通种植户何飞说,直到2011年,政府提供技术支持,让他们对葡萄种植规范管理,这才逐年卖上了好价钱 。如今,葡萄成熟后直接卖给酒庄,销路也不用愁。

目前,红寺堡区葡萄种植面积10.6万亩,农户种植葡萄收益显著,年户均收入4万元,亩均收入4000元。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年均劳务收入达8000万元,解决农民就业8万人次,产业集聚和带动效应开始显现。红寺堡注册葡萄酒企业28家,年加工能力达3.5万吨,年产成品酒800万瓶,产值超过4亿元。

    2019年6月,通过闽宁对口扶贫协作,39岁的福建商人曾仲明在下马关镇成立了宁夏闽宁绿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栽培平菇、香菇、秀珍菇、黑木耳等品种。

“下马关镇早晚温差大,适合菌菇生长,有环境优势。基地建在村子里,不愁招不上工人。”曾仲明说。

2020年,曾仲明计划建设食用菌袋栽数控生产线10条、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一套和冷链保鲜物流产业配套设备,日产食用菌菌包5万包,年产鲜菇达5000吨。到今年8月,将利用日光温室等大棚带动30户农户发展种植,每户农户可实现净收入1万元以上,让村民稳定可持续增收。

一个个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壮大,点亮了贫困户的新希望,促进了乡村振兴。盐池、同心和红寺堡区黄花菜、葡萄种植规模分别增加了3.4倍和2倍,产值分别达2.3亿元和1.8亿元;滩羊饲养量增加35万只,产值达5.2亿元。 

“王峰,最近你家二毛羊羔子是不是没有卖出去,快超毛了?”

“可不是,前一段时间我被‘居家隔离’眼看羊羔子长够毛了,正着急呢。”

“我给你联系了个买主,来你家看羊买羊,你卖不卖?”

“卖,卖,卖,这就好得很!”

    这是今年疫情期间发生在盐池县沙边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锋家中干部服务群众的感人一幕:村支部书记白峰和网格员王对辛来家里调查问候,问到了王峰的心坎上。

吴忠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面对疫情影响,当地多措并举稳定贫困群众收入。截至6月30日,全市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57445人,占上年务工人数56828人的101.1%;82家扶贫龙头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58家扶贫车间有56家已复工复产,带动3688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 

盐池、同心、红寺堡 3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21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销号。全市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9.7万人减少到4103人,贫困发生率由20.25%下降到0.41%,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

(李亚南 杨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