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中国家居总第4822期 >2020-07-17编印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贫困户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刊发日期:2020-07-1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 林先锋  本报记者 郑红梅

 

“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党恩情。如今我们改变了贫困命运,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海口琼山区红旗镇道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礼堂,建档立卡贫困户林珠在“强‘六治’、激动力、感党恩”活动舞台上激动地说。

旧州镇雅秀村的蔡笃林和3名脱贫贫困户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他深有感触的说,雅秀村是琼山区10个整村推进贫困村之一,如今村里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路一直铺到了家门口,自来水管接到了厨房,60千伏光伏发电项目落户村庄,空调、消毒碗柜等成为农村厨房新成员,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植果蔬和鲜花,发展庭院经济,雅秀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琼山区通过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带动、外出劳务推动、志智双扶激动力、消费促扶贫等有效措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今年的胡椒丰收了,嘿嘿,日子好过了。”大坡镇福昌村委会文池村54岁的脱贫户陈日总,黝黑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陈日总种植胡椒4亩,按照当前14元/斤的收购单价,他今年仅胡椒一项收入就有2万多元,亩产收入高达5000多元。大坡镇胡椒出口国外市场,进入到千家万户的餐桌,是海南最大的胡椒生产基地,于今年获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5万多亩的胡椒林承载着大坡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个个“胡椒村”让贫困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红旗镇边洋村有一个占地800亩、三角梅品种最多的农庄,一年四季鲜花盛开,260种三角梅姹紫嫣红,是网红打卡地,也是琼山区6个镇建档立卡的1497户贫困户计6415人的扶贫基地。仅2019年一年时间,农庄以10—20元/盆的价格回收了9827盆花,农户利用庭院经济增收了15.74万元。

胡椒、花卉,黑山羊养殖以及光伏扶贫等就业扶贫基地和就业扶贫车间,开发131个公益性岗位,解决1792户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琼山区以“志智”双扶为主导,由贫困户致富带头人挖掘本地优质农产品,将原先“备好产品等待消费”转变成更加主动地“订单认购、订单种养、送货上门”方式。目前,琼山区贫困户的“消费扶贫直通车”开进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口市水务集团威立雅、永顺公司等地,农产品销售额逾20万元。

“老师,我想给爸爸制作一张贺卡,我们家日子好了,是爸爸努力的结果,爸爸是我们的榜样!”在甲子镇昌西村脱贫致富电视夜校“红领巾班”的课堂上,来自村里贫困家庭的周文喜向结对帮扶单位的党员志愿者说出自己的愿望。

通过公益的、免费的、义务的、长期的方式,“红领巾班”在琼山区亮灯开课,以课堂+现场、学期+假期等授课形式,贫困地区孩子的文化水平提高了,也树立起了正确价值观。

琼山区将扶贫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脱贫户端稳了就业“饭碗”。目前全区10个整村推进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1990户868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5.77%降至现在的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