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4817期 >2020-07-10编印

河南省汝阳县布河村通过建鞋帽扶贫车间,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业等方式精准施策助力脱贫
贫困村变身幸福村
刊发日期:2020-07-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走进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上店镇布河村,村西头前坪水库碧浪清波,村里扶贫车间里缝纫机嗒嗒作响,坡地上春天种下的果树正奋力生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布河村是个贫困村,一千多口人的小村子,人均不足半亩地。为彻底解决布河村发展的根本问题,汝阳县委组织部、上店镇党委组建工作队入驻布河村。

为了让村里闲置人员就近就业,工作队帮助建立起村级扶贫基地。荣城鞋帽扶贫车间是一家生产棒球帽的外贸工厂,其生产的棒球帽全部出口到国外。李二花原是村里闲置人员,为了帮助她,荣城鞋帽扶贫车间招工时主动找到她,通过培训后正式上岗。现在,李二花每月能挣3000多元,成了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

工作队谋划产业发展,精准施策,分类推进村民脱贫。对建档立卡户的脱贫问题,工作队逐户把脉问诊,一户一策,用好“五个一”的政策,使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在2020年实现脱贫。

贫困户樊现法家里有三口人,因女儿身患残疾、缺少就业资金致贫。为了照顾女儿,樊现法无法外出务工,而在家种地的收入只能勉强解决温饱。2017年下半年,工作队针对他的家庭情况,动员他在家养猪,但一开始,樊现法因为缺少养殖资金,不敢尝试养猪,随后工作队与他进行了多次沟通,答应帮他解决了启动资金,樊现法终于迈出了脱贫的第一步。2018年,工作队为樊现法协调贴息贷款2万元,适当扩大了养殖规模,增加收入。樊现法养猪后半年的收入就到达了1万多元,在2017年顺利脱贫。2018年樊现法依靠养殖,收入翻了一番,到2019年收入达到5万多元,人均纯收入达到近2万元,彻底地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如今,樊现法一家人干劲十足,打算再扩大圈舍规模,增加收入。

贫困户赵向阳家有七口人,父母年近七十,赵向阳和妻子育有三个儿女,但是他们家只有赵向阳一个劳动力,生活非常困难。针对他家的情况,工作队决定让赵向阳的父母做养牛养羊这样的轻体力劳动。而赵向阳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不能去远处务工,针对这样的情况,工作队将其介绍到本镇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工作,每个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赵向阳的妻子在家门口做保洁员,月收入340元,赵向阳还兼职做起了前坪水库周边绿化生态护林员,年收入还能再增加1万元。现在,赵向阳在家既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又能照顾孩子老人,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今年赵向阳家的收入已经超过了5万元,家里还添置了新家具家电,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今的赵向阳逢人就高兴地说:“我们家的日子现在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对其他非贫困户,工作队采取发展产业、技能培训、强化教育等手段,尽量提高人才培养尤其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劳动力价值。工作队深入研判布河村现实情况,合理制定发展思路。布河人多地少,发展农业显然不行,但村后紧邻前坪水库,发展旅游是个出路,因此工作队进行规划,并着手实施。

2020年开春,工作队动员全村50多户群众发展休闲采摘果园100多亩,观赏和药用连翘200多亩、桃树100多亩,这样既增加了收入、又把布河村打造成了旅游风景带。工作队还将村里的角角落落都进行全景绿化,因地制宜打造小游园、小景观,使布河村全方位美化,向着旅游产业发展。小集聚产生大效应,扶贫工作队就是这样稳扎稳打将过去的乱村变成了今天的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明星村、幸福村。

清晨,布河村的河面上映照着初升的太阳,村里有打太极拳的,有溜狗的,有坐在石凳上看书的,远处响起了歌曲《浏阳河》,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幸福的生活万年长……

(李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