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以来,特殊教育发展的矛盾已由“普及-效率”转向了“公平-质量”。残疾儿童、少年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求更加凸显。帮助残疾儿童、少年在与普通学生一起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使命。兴国必先强师,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我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于解决随班就读工作的现实问题以及促进融合教育的高效、有序、科学实施,对于加快解决残疾儿童、少年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求,提出了加强师资保障和细化工作机制等若干措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源头出发,抓好随班就读师资的培养与培训。《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出“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对随班就读师资建设提出新挑战,尤其在“扎实学识”方面,不仅要拥有扎实的普通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继续细化和提高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指导意见》更加明确提出将进一步配备特殊教育专业师资,提供更多的随班就读教师培训等致力随班就读师资专业化发展的系列举措,推动随班就读师资队伍水平进入一个更高层次。高质量的随班就读工作必须依靠高素质、高水平的特殊教育教师,因此,优质随班就读师资的培养与培训一直是特殊教育发展和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新的教育形态下,随班就读教师必须学会有效应对当前不断变化着的教育形态和日益增长的专业要求,需要从源头上增强所有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素养的培养与培训,需要在普通教师的培训中纳入特殊教育的通识内容。依托“国培计划”和地方培训项目、专题教研活动等方式,加强随班就读师资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工作,实施先培训后上岗,着力提升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能力及工作水平。《指导意见》指出,落实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高校的师范专业普遍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要求,各高等师范院校要着力加强随班就读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各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开设不少于3学分的特殊教育必修课程、非师范类专业开设选修课程,义务教育各学科教师资格证考试应设计较多的特殊教育内容题目,通过多种形式普及优化随班就读工作必备的知识和内容,此举有助于在提高师范生的特殊教育素养的同时提升师范毕业生胜任随班就读工作的能力。
要直面问题,加强随班就读师资的保障力度。专业师资是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智力支持和保障,随班就读师资的特殊教育专业水平不高一直是制约随班就读水平提高的重要问题,究其原因,保障力度不足是一重要因素。《指导意见》把提升教师特殊教育专业能力,作为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保障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随班就读师资配置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动员社会专业团体积极参与等举措,着力于从随班就读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社工、康复师等方面加大随班就读团队工作力量,共同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指导及生活、康复帮助。二是对担任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做出相应要求,随班就读教师需要面向于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其工作相较于一般教师而言更具复杂性与挑战性,因此随班就读教师需要一定的特殊教育专业素养以及更加富有仁爱之心和责任心,从专业素养上把关,有利于加强随班就读师资队伍的质量建设,进而为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提供专业保障。三是各级政府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提高随班就读教师、资源教师特殊岗位补助津贴等相关政策,并在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及评优评先等方面向随班就读教师实质性倾斜,使随班就读教师的工作得到尊重、稳定、具有较多获得感。这些保障举措皆为真招实招,对切实解决随班就读师资短缺和质量短板问题开具了良方。
应立足多元,加快其他类别师资的建设。拥有一支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基石。在随班就读工作的推进过程中,随班就读教师是重要的建设主体,除此之外,资源教室教师、巡回指导教师等师资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自觉与科学地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应重新审视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建设的现状、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及当下的发展背景。《指导意见》指出,选派特殊教育专业毕业或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具有较丰富特殊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经验的优秀教师,担任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这是对资源教室与巡回指导教师做出的具体的专业要求,有利于提高该类教师的专业素质并进一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指导意见》中对资源教师与巡回指导教师的专业要求要严于一般的随班就读教师,必须是专业出身或经过专业考核且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这主要是由其专业化的工作性质所决定。无论是资源教师还是巡回指导教师面向的基本是程度较重的特殊学生,所需专业水平较高。
面向教育现代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要紧紧围绕“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三个核心概念,着力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导意见》充分考虑了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在多领域做出了切实可行的制度设计,构建起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响应、有效介入、通力合作的协同格局,切实促进随班就读工作的“实质融合”,更为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章可循”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