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文化总第4806期 >2020-06-23编印

艺术的悲悯情怀
刊发日期:2020-06-2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 乔 维

 最近读了许多表现“疫情”的作品,有时会被“抗疫”的文字所吸引,皆是因那种淡淡的忧伤而触动。去读“抗疫”的书画作品,却找不到有太多的感动,究其原因可能是书画缺失了一种悲悯。疫情来临,所有的创作都显现出躁动,因艺术取决于对生活的反省意识,而生活的反省又源于对情感的提炼,尤其是艺术家经常会把情绪表达在作品上。人常说,每个人的行动所为,表现在修养与知识的储备,人生百态,有时知识与修养并不能改变人的格局。所以大凡我在观赏艺术作品时,总想去寻找其间的悲悯情怀,因为好的艺术作品,都会体现出对人生的忧患与伤情。我认为艺术如果缺少悲悯情怀,是很难去感动芸芸众生,也无法表现出有多少生命的价值。
 论述艺术的悲悯情怀,首要体现人性对待善恶的态度,用善良和关爱的眼界观望人生,作品一定会蕴含着深情与光明。假如总以邪恶的眼睛看世界,即使你储备的知识与修养再多,也无论生活给过你多少恩惠,相信也不会生出感恩与忏悔的意念。因为你的灵魂早已深入进阴暗的隧道,即便你想成为艺术家,作品也很难给人以震撼的力量,最多是技法上的成熟和老辣。唯有心怀善念,去捕捉尘世间的苦难与忧患,体察人生的孤独与艰辛,才会创作出感染灵魂的艺术。古往今来,优秀的艺术作品恰恰都流泻出感伤,侵染了人性的善良与希望,抒发着在彷徨中前行的方向。人性的劣性有时会阻碍对艺术的审美,当你的世界观在迷乱中发生变化,随之而来会参杂出了乱象丛生。你的创作也会慢慢的堕落,作品表现出呆板怪异和冷漠,就像流感一样蔓延到言行,甚至侵蚀到你曾传承过的基因,你很难体验到艺术带来的温暖和感动。
 艺术所表达出的悲悯情怀,不是以作品的技艺来评判高低,也不是强调作品内容的灰暗和惨淡,当艺术注入悲悯与修为合流才是至高境界。美是善的一种表达方式,保持住一颗心怀怜悯之心,让情感融入技艺走进作品,从而达到艺术的悲悯性去追求审美意义。其实人性的善恶很难用语言论述,在变幻繁杂的红尘世界,美善的世界观会有强烈的忏悔意识,以及对人生的反省与感恩精神。然后通过艺术语言的体验,把对人生的态度倾泻进作品里,淡化掉那些欲望和良知的冲突,从而存留住对凡俗的一点怜悯。艺术的悲悯情怀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一个坐标,为了守住一份表达美善的净土,去追求艺术的纯粹而变得多元化,但不能缺失作品中的忧患意识。   
 心怀悲悯是艺术创作的最佳境界,慈悲应该是艺术家对人生的最好敬畏,通过作品将人生的苦难与艰辛转化为动力,以艺术的形式去抚慰世间苍生。如果去观察优秀的艺术作品,多数都会流露出淡淡的忧患,那种迷离而惆怅的寂寞感,会体现出一种高洁壮阔的审美精神。这就是艺术的悲悯情怀,那种可以散发出人性的光芒,让艺术去体味百态人生,捍卫至高无上的生命价值。其实把握艺术的灵魂不为俗世所困,悲悯的关怀是滋润艺术生命的源泉,才能创造一轮明月挂山川,舒展一幅幻美云烟的好作品。
   “悲悯”一词是出自清代周亮工的《书影》卷四:“画家工佛像者,近当以丁南羽、吴文中为第一;两君像,一触目便觉悲悯之意,欲来接人”。悲悯的情怀是一种境界,而艺术作品的悲悯是需要哲学精神的支撑,其间更多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怜悯,是对时代进程中的梦想与凝望,是需要艺术家用人格的魅力来构建。艺术的悲悯情怀,是通过用敏锐和感恩的视角,去直面人生,艺术不能沉陷在雾霾的幻影里,而是面对纷杂的世态保持住“疏离”感。艺术家能够守住独立思考与遥望苍生的空间,体察尘世沧桑,感触人生苦痛,方可清醒的知道如何去面对世界,面对创作。就如同:“悲悯就像一条善良的河流,澄清着沿路的风尘——”,艺术亦如此,悲悯可以让欣赏的角度伸向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