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4773期 >2020-05-07编印

江西共青城以“拧螺丝的精神”扎实推进工作
构建“三力”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刊发日期:2020-05-0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郝海霞 □ 王飞 吴翔
 
 近年来,江西共青城市始终坚持以“拧螺丝的精神”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春季整改”“夏季提升”“秋冬巩固”各项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该市建档立卡贫困户1165户4369人,其中已脱贫1065户418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十二五”和“十三五”贫困村全部脱贫。
发挥党建引领力
 注重组织带动。实施 “市领导挂点帮扶、帮扶单位定点帮扶、乡镇和十大牵头部门一线帮扶、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驻点帮扶、结对帮扶干部入户帮扶”的帮扶机制,930余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手拉手”促脱贫,实打实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1100余件。
 狠抓机制联动。推行“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公司”“四位一体”运行机制和“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一领办三参与”多样化合作经营模式,38个村建立村集体运营公司,培育具有扶贫带动功能的新型经营主体28个、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16人。
    突出创建驱动。在江西省县(市、区)率先启动“共产党员示范市”创建工作,促进共产党员示范岗、共产党员示范户、共产党员示范村(社区)、共产党员示范乡镇(街道)等“七个创建”工程与脱贫攻坚深入融合,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农村示范性基层党组织21个,打造乡村党建示范点17个。开展“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使贫困群众识党恩、知党恩、感党恩,树立自主脱贫、脱贫光荣的思想。
强化社会聚合力
    发挥“乡贤”作用。共青城市成立5个乡贤联合会、41个乡贤分会,吸引了1000多名入会乡贤助力脱贫攻坚。政府引导鼓励乡贤通过资金资助、安排就业、结对帮扶等形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一批贫困户在乡贤的帮助下顺利实现脱贫,乡贤会成为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好帮手。
    搭建“移动”工厂。纺织服装产业是共青城市传统优势产业,从事服装产业的中小企业遍布村角落。该市将目光聚焦具有劳动能力而因照顾家人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身上,搭建“移动工厂”,即: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第三方统一从中小企业接单拿货,直接配送至贫困户家中,待贫困户完成加工后,再统一回收至企业。这种办法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需求,又帮助了不便外出的贫困户实现在家就业。
    探索“众筹”路径。动员新型经营主体和致富带头人通过互联网、社交工具、电商平台等载体,以募集资金、预售产品、寻求产业帮扶等方式方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
筑牢产业支撑力
    坚持“政府+市场”。共青城市成立产业分析研判小组,先后赴周边县(市、区)学习考察,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最终将中药材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决胜脱贫攻坚的主推产业。政府牵线搭桥,出台了《关于激励贫困群众种植中药材产业的奖补方案》,鼓励贫困群众充分利用自留地、荒山荒地等闲置用地种植中草药,依托现有的葛根、黄精两大种植基地签订技术指导和包销协议,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种植中草药的后顾之忧。目前,共青城市中草药种植面积近千亩,197名贫困群众利用闲置用地种植葛根400余亩。泽泉乡贫困户袁林滚听说种植葛根每亩预计增收2000元至3000元,政府免费提供葛苗和技术服务,而且葛根种植合作社按照不低于每公斤3元的保底价进行收购,就着手开垦自己的闲置用地用于种植葛根。
 创新“农业+高校”。共青城市有很多高校,目前已建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独立院校和职业院校共9所,在校师生近10万人。为此,充分发挥大学城的科研优势和消费力优势,主动与各大高校对接,打造了一批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扶贫产业。
  融合“线上+线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搭建多方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着力解决扶贫农产品难卖、卖不出好价的问题。线上,开通了驻村第一书记网红代言、淘宝直播等网络销售平台,让贫困户的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子商务的顺风车。比如,通过直播带货,让贫困养殖户袁木金家滞销的鸭蛋一售而空,现在准备投入近万元增养6600余只肉鸭苗,出栏后可增收5000元。线下,坚持以消费扶贫为抓手,搭建“消费扶贫生活馆”实体店销售平台,鼓励全市带贫益贫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将滞销扶贫农产品统一由“消费扶贫生活馆”进行销售,并引导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社会力量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方式采购扶贫农产品,拓宽了扶贫农产品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