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4746期 >2020-03-25编印

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区着力做好疫情防控、服务群众、复工复产工作
答好防疫、民生和发展的“综合考卷”
刊发日期:2020-03-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佟强 张楠 □ 侯守玲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疫情,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区以坚决的态度、严格的措施、快速的行动,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到疫情防控斗争中。坚守在防控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必胜信心,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咬紧牙关,连续作战。截至目前,全区没有出现1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疫情防控做到“零输入、零传染、零发病”。

筑牢防线加速度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滴道区立即成立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实施处级领导包片、科级干部包村(小区)、村干部和社区干部包户(人)三级网格包保工作制。先后组织1000余名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时刻,纷纷回到各自工作岗位上,第一时间落实各项防疫工作,在全区上下形成了疫情防控一盘棋的格局。
 社区人员密集、流动人口多,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组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140余名干部和100余名志愿者成立了23个由处级领导干部包保的封闭管理工作组,对小区(居民聚集点)进行全方位网格化、地毯式“硬核”管理:坚持“关住门、管住人”每天在辖区内24个居民小区驻守,封闭式管理小区,全面实行小区居民通行证制度,使用菱形铁丝网、钢丝制成警戒线对全区各半封闭和开放式小区出入口进行封闭,每个小区只保留一个进出口。禁止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小区,每户居民每两日可有一人持出入通行证采购生活必需品,并采取上下午分开出行制度,有效控制人员流动,全面筑起“铜墙铁壁”来守护小区居民的平安。
 农村疫情防控也是重点,不容有失。滴道区严格落实属地责任,推动关口前移,做到机构组建、设卡管控、摸底排查、宣传动员、舆论引导五个“全覆盖”。此外,在全区19个行政村出入口设置了检查卡点,并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组织巡逻队实行不间断巡逻,严禁各村村民走亲访友、串门聊天、聚餐聚集等行为。并落实党员、干部进行动态监控,定时上报有关情况。

服务群众有温度

 减少人员流动,防止人群感染和扩散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为了切实让广大居民群“静”下来,安心居家不外出。该区全力开展“线上+线下”(线上,新媒体及时发布疫情动态;线下利用大喇叭、流动宣传车等载体大力宣传防控知识)宣传,在全区营造起联防联控、全民抗“疫”的良好氛围。
 为解决居家隔离以及道路封闭等因素对群众造成的困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抗疫志愿红”服务队,全力当好满足群众正常生活需要的“服务员”“保障员”,拓展了采购代购、快递送发、免费理发、卫生消毒等服务事项,让居民“隔离不隔心”。
    在全力保障群众服务需要的同时,由区内11名各科专业医师组成电话诊疗服务队,开通“电话诊疗服务”“心理援助热线”。以方便居民有不适症状时咨询解答,极大的减少患者赴医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减轻门诊压力。特邀请12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分时段为滴道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减轻辖区群众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心理压力,缓解紧张、焦虑情绪。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滴道区大力推行“网上办”“预约办”,暂缓区便民服务中心窗口线下服务,同时,按照“非急缓办、急事网办、必办约办”原则,对于确需线下办理的紧急事项,实行提前预约、“一对一”办理。引导域内确定开放的三家银行网点联系电话保持畅通,对咨询群众实行预约、错峰办理,网点提前由区疾控指导消杀工作,考虑到有实际困难的低收入人群,区政府专门准备资金,各村、社区可视情况提前借支发放低保金。同时,鼓励居民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线上方式办理金融业务。

复工复产“赶”进度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生计。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滴道区超前谋划,统筹布局、精准施策,紧盯发展目标,开始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为做好返岗人员疫情防控工作,滴道区落实必要防控措施,协调集中观察场所,开通医疗绿色通道,组织防控人员对中铁十九局高铁指挥部、滴道盛合煤炭、黑龙江丰源矿业有限公司大通沟煤矿、滴道矿九井、农商行等复工企业进行消杀指导检查,详细讲解了企业复工后疫情防控措施、企业一般预防措施、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等工作防控措施、内容、方法等,并为员工居住宿舍、办公等场所进行消毒,对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复工前疫情防控培训指导,确保应对疫情工作期间企业安全有序开工复产,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该区全面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及时召开全区备春耕工作会议,有序引导两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抓好备春耕生产,确保疫情防控春耕备耕“两不误”。同时,统筹安排抓好脱贫攻坚、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生产有序运行、社会和谐稳定。

图片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