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聚焦总第4740期 >2020-03-17编印

(上接B2版)
刊发日期:2020-03-1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上接B2版)

 蝶变
   ——褪去稚嫩,努力绽放

   这个春天,尽管生长得枝条纷乱,却无可阻挡。一棵树、一片叶,都在褪去曾经的稚嫩,努力绽放。
   蝶变,意味着要挺身而出,勇往直前。
   19岁的陈浩老早就计划好,这个寒假他要和几个“好哥儿们”一起唱歌、跳舞、蹦迪,嗨玩一遍。
   一场新冠肺炎,把这个爱唱爱跳、活力无限的大学生“打蒙了”。
   大年初一早上,淮滨县张庄乡三里村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里,陈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查看疫情新况。
   河南发布一级应急响应!信阳疫情防控物资告急!一个个消息撞击着年轻的心。“不能等了!得干点什么。”
   他动用自己的创业资金,迅速网购1500个口罩,快递给罗山县人民医院。淮滨县卫健委赶紧来电询问,有没有渠道买到更多的防护物资。
   “你们忙病人吧,这事交给我来干!”没有时间让他思考,这个承诺是不是有些冲动。
   收拾行李的时候陈浩心里打起了鼓,买不到怎么办?钱不够用怎么办?自己没有专业防护怎么办……算了,来不及多想了!出发前他给家人撂下一句话:“我要是感染了,能治就治,治不好就用于医学研究。”
   拿着县卫健委开具的委托书,他只身踏上征途。
   1月27日出门,2月9日归家。14天里,他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搭便车、乘火车、坐飞机,饿了面包泡面,渴了矿泉水,陈浩辗转三省、行程3000多公里,一共买到3.5万个口罩、6080副护目镜、6000公斤消毒液。困倦、委屈、无助时时袭来,让这个大小伙子几次差点哭出来。回到老家,他倒头坠入梦乡,一口气睡了32个小时。
   眼前的陈浩,将近1米8的个头,一脸沉稳,但脸颊上、下巴上此起彼伏的青春痘,仍然“暴露”了他的年龄。
 “大家为我点赞,说我做出了贡献,但其实我是这次经历的受益者。”他说。
   在路上奔波的时候,他常常会陷入反思。都说“90后”追求自我,个性张扬,但真当灾难袭来时,大家才明白,原来自己和脚下这块土地呼吸相通、命运相连。
   蝶变,意味着要肩负责任,顾念他人。
 病毒无远弗届,每一处跟它对垒的战场都是前线。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护士李春艳,是这家医院进入ICU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对ICU她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I care for you”——在抗击病毒的最前线,“我来照顾你”。
   这是什么样的照顾呢?有为患者剪指甲、理发、洗头、鼻饲喂食的照顾,有为他们吸痰、清理大小便的照顾,更有为他们看护全身插管,时时关注监护仪的照顾。经常在朋友圈里喊着“冲鸭”的“小公举”,出门就成了患者的“守护神”。
   蝶变,意味着要敢于付出,无私奉献。
   “这是我活了30多年,干得最值得的一件事!”
   大年初六,商丘农民刘光亮从睢县开车560公里前往武汉,加入到援建火神山医院的队伍中去。医院建成后,他把领到的工资全部捐出,留在武汉当起了交通志愿者。得知雷神山医院也急缺工人,他和十几位工友组队,又投入到新工程的建设中。
   “不一样,真的太不一样了,大家都干劲冲天啊!十几个人一个小组,负责安装、切割、扛架子、上钉,一上午就能组装完十几间。”
   “有的时候工作强度太大,我们会在工地上喊话,‘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别看这8个字简单,但是能支撑我们24小时连轴干。那几天啥都不想,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快一点,再快一点。”
   蝶变,意味着要牢记初心,恪尽职守。
   2月2日,刚刚值完两周夜班的河南日报青年记者刘晓波接到命令,随河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赴武汉采访。
   当时的武汉,每天新增病例不在少数。他所在的采访地,正位于危重症患者的集中收治点。
   来的头几天,他生怕防护做不到位,吃不下东西睡不着觉,整夜失眠。
   但是,这儿就是真实的现场,戳心的故事就在身边,把这些讲述好传播好,是自己的职责。刘晓波发现,这批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队员冲到前线,他们承受的、付出的,很难为常人想象。
   “每个人对于生命都有不同的理解,能在大时代里有所作为、留下印记,就是生命最美的修行。”刘晓波由衷感慨。
   生命的意义如此厚重,值得每一个青年人全力以赴。
   大学生张雪源在手绘漫画《因为有你,这场战“疫”我们还会赢!》中写道:
 “我出生于1998年,现在是河南师范大学一名学生,也是一名共青团员。”
   “妈妈说,我出生那年,全国多地暴雨如注。”“长江告急,松花江告急,珠江告急……但洪水猛兽面前,我的父辈们并未惧怕,广大军民奋勇抗击,这场抗洪战役,我们赢了!”
   “2003年,我5岁,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席卷全国。在广大医护人员和军民合力抗击下,我们又一次赢了!”
   “2008年,我10岁,这一年是悲伤和欢喜交织的一年。从年初的特大雪灾到汶川大地震,全世界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从北京奥运会到‘神七’飞天,又让全世界看到一个奋勇拼搏的中国。这一场场战役,我们都赢了!”
   “2020年,我22岁,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这一场硬仗,我们必须打赢。”
  
结语
 每一次灾难,无不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每一次进步,无不是注入了青春的力量。
   现在,张金燕、蔡志林的转运任务完成得越来越好,出发前有预案,遇问题有办法;
 认真思索后,崔聪聪决定继续发挥专长,留在郑州岐伯山医院做物业保洁,迎接新的挑战;
   王先生在继续学业的同时,将成为一名志愿者。他觉得,把爱传递出去是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
   ……
   2020年这个冬春之交,和他们一样,无数青年人挺起脊梁,迸发出团结、坚韧、大爱的伟大精神,支撑起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
   奋斗有我,青春万岁!
 (柯扬 李晓敏 史晓琪 陈小平 刘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