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专版总第4740期 >2020-03-17编印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四个硬核”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刊发日期:2020-03-1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微信图片_20200316101951.jpg

 本报讯 (记者 樊春勤 □ 王睿 缑永强)疫情袭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扛起医疗国家队的使命担当,用思想、作风、技术和管理硬核奠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基石。医院先后派出5批158名队员驰援武汉,全院四千余名教职工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
 思想硬核: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战胜疫情的强大基因
 西安交大一附院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积蕴,形成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的优良传统,归纳为抗战迁陕精神,即“兴医强国、艰苦奋斗、精勤育人、救死扶伤”。西安交通大学作为百年名校有着光荣而辉煌的历史,近年来又凝练形成了西迁精神,即“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面对疫情,一附院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誓师大会,全院取消休假,全员应急待命。党委率先吹响战斗的号角,发出《致全院共产党员的公开信》,划拨专项党费35.8万元,为防疫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各支部积极响应,12个科室支部书记主动请缨,1925名党员递上印有鲜红手印的请战书,全院教职工纷纷表示“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驰援号令一发,5批医疗队158名队员,人人争先奔赴疫区。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施秉银院长作为主帅驰援武汉,马现仓副院长、韩建峰助理毅然率队出征,12对战疫夫妻舍小家顾大家武汉西安两地奋战,光头九姑娘为抗疫剪去满头秀发,书写了“不破疫情誓不还”的豪情壮志。
 作风硬核:敢打必胜、勇往直前是疫情面前一附院人的形象代言
战“疫”过程中,一附院人不顾自己安危,危急时刻敢于亮剑。
 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刘青光,顶着巨大压力,深入一线、靠前指挥,40 多场危重病例会诊场场不拉,拍板决策。感染科赵英仁主任,每天带领团队与病毒正面交锋,岳母突然病重离世却因工作难以抽身而无法赶至床旁尽孝。感染科支部书记樊万虎与护士长杜粉静夫妇,双双战斗在隔离病房。还有重症医学科支部书记刘红娟,呼吸内科支部书记朱柏、护理组组长徐战磊、感染科老教授刘正稳等等。
 医疗队员们,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致命的病毒,没有一个人退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脸上的一道道压痕,防护服里满满的汗水,护目镜上凝结的水滴,都是敢打必胜钢铁队伍的英雄勋章。
 技术硬核:过人的救治本领、一流的科研实力是战胜疫情的最大法宝
 “科有特色,人有专长”。是一附院倡导的优良传统。医院要求,科室要找准自己的目标定位,医务工作者人人都要有自己过硬的救治患者的本领。疫情期间,一附院的医务工作者零感染,对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广泛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
 从收治第一例疑似患者、第一例确诊患者开始,一附院人就展现了自己过硬的技术实力,迄今已有 11 名确诊患者康复出院,每名患者都对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精湛的医术和暖心的照护所感动,首例康复患者隔离期一满就带着感恩返回医院捐献血浆。
 一名疑似新冠肺炎产妇即将早产,医院多部门多学科多专家紧急联动,冒着感染风险助产妇顺利生产。胎儿因为早产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科全力以赴施救,医护人员 24 小时不间断守护照顾,最终母子平安出院。当一名确诊的危重症患者病情急转直下,危在旦夕,凌晨 2 时,心外科 ECMO 小组投入战斗,在与死神的较量中跑赢生死时速。此后的 30 多个日日夜夜,40 余次院内专家会诊、一次全省大会诊、两次远程连线张文宏教授和李兰娟院士,不惜一切代价挽救患者生命,先后 6 次把患者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就这样,一附院医疗队员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
 管理硬核:严密的组织体系、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
 一附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院长书记亲自挂帅。援武一线设立了武汉前沿阵地临时党总支,各支部“带头听党指挥、带头扛起责任、带头协同作战、带头严守纪律、带头服务患者、带头科学防控”。战“疫”期间,先后有82名队员主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施秉银院长在队伍抵达武汉的第一天,就建立危重病例讨论机制,集合全队力量,尽最大努力提升重症患者治愈率。同时,实行三级联动模式,严格按照半军事化要求进行管理,通过队管组、组管人,加强上下联动,坚持统一指挥相互协作,医疗队共收治危重患者 109 人,已有 48 例康复出院,绝大多数患者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