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中国金融科技总第4705期 >2020-01-21编印

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提速
银行APP、微信、银联、网联逐步实现互相扫码
刊发日期:2020-01-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微信图片_20200117143614.jpg

 自人民银行提出推进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后,多方相继采取行动,并在各地进行试点,目前已取得实质进展。1月13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相继宣布与中国银联、财付通合作,率先实现手机银行扫描微信“面对面二维码”收款码的支付功能。1月15日,杭州银行、通联钱包、壹钱包在杭州某商户通过网联互联互通网络,完成了多账户消费结算。
 业内人士指出,银联、网联、银行APP与微信支付二维码的互认互扫,一方面打通了支付服务壁垒,可以拉动银行电商业务和信用卡产品的发展,赋予了银行线上经营更多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对于支付行业中的中小机构而言,条码支付的互联互通将极大提高这些机构的积极性,将更多精力专注于收单业务的商户拓展、运营维护等方面工作。对聚合支付的“二清”乱象也将是一记重拳。

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业务正式破冰

 1月15日,在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现场见证下,杭州银行、通联钱包、壹钱包在杭州某商户通过网联互联互通网络,完成了多账户消费结算。这意味着,网联在杭州完成首笔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之间的央行标准化条码互联互通验证。此前网联首笔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交易已于2019年12月30日在宁波落地。1月13日,中国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中国银行与中国银联、财付通合作,率先实现手机银行扫描微信“面对面二维码”收款码的支付功能,成为首家与微信实现互认互扫的银行。目前,客户在试点地区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扫描微信的收款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同日,交通银行发布消息称,与中国银联、财付通合作,率先实现交通银行手机银行扫描微信收款码的支付功能。首批试点在福州、宁波、济南等城市,其他城市将陆续上线。今后,客户使用交通银行手机银行扫描微信试点的“面对面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交通银行客户可享受更广泛的支付场景,商户也无需更换二维码即可受理更多支付工具。值得注意的是,两家银行均表示,本次合作旨在落实人民银行关于推进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指导意见,为广大用户和商户打造更为完善便捷的支付服务,并促进条码支付市场向更加高效、规范、安全的方向发展。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监管对推动加快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标准方面频频表态。2019年7月,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曾撰文指出,人行将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加快组织商业银行、支付机构、中国银联、网联等,稳妥开展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验证和应用试点,逐步打通支付服务壁垒。“组织编制条码支付互联互通行业技术标准,推动条码支付编码规则统一,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实现不同手机APP和商户条码互认互扫。”2019年9月,央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201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会议上表示,将进一步加快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标准,统一编码规则、打通支付服务壁垒,推动实现不同APP和条码互认互扫。
 1月3日,多家媒体报道称,财付通公司与中国银联已于近日就条码支付互联互通达成合作,双方正共同研究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方案,率先建立全面互扫互认的条码支付服务网络。银行APP扫描微信“面对面二维码”的支付功能,将从试点地区陆续扩大到更多地区,最终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转账、消费等场景的全面互扫互认。届时,用户在原有体验和流程不变的基础上,可通过云闪付APP等应用扫描微信“商户码”或向微信商户出示云闪付APP等应用中的“付款码”完成付款。很快,上述消息随着两家银行的公告得到证实。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均表示,后续将持续与行业各方深入合作,积极参与支付市场建设,致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支付体验。

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受益

 所谓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商户)在使用条码支付(收款)时,可不必在乎双方用的是何种App、提供何种通道即可完成交易。这一功能的实现,标志着良好的扫码支付体验与高效的支付监管的统一。
 据了解,收单机构通过网联互联互通可实现一次对接,即可在互联互通收单网络里实现扫码支付,其下所属商户亦无需换码,整体改造极小。同时,业务规则、技术标准与商户管控等由清算机构统一制定。换句话说,条码互联互通后,银行、中小支付机构,均可让自身营销活动直面用户或直达商户,收单机构也可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收单业务的商户拓展、运营维护等方面工作。
 日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以中青年群体为主,40岁以下用户占比约六成,在用户使用行为方面,按使用特征要素来看,绝大多数用户每周都使用移动支付,占比高达96.2%;大部分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占比近七成,达69.6%。其中,移动支付用户中选择借记卡和第三方支付账户支付的较多,贷记卡和信用支付产品使用占比提升。
 当下,大部分用户在扫码支付时,已被养成“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式”的习惯。支持商户少、营销活动少、体验差、宣传少,功能少等原因,是用户很难“爱上”使用手机银行客户端进行支付的主要几个原因。比如,支付宝定位为金融类APP,在用户完成支付后,会有抽奖、营销、福利等后续引导,如吸引再次支付的抵扣红包、理财体验金、保险推荐等,与用户发生更多的交互,达到黏客、留客目的。而银行类APP的扫码支付衍生营销尚处于发展阶段,相对于头部APP的创新程度还有提升空间。
 民商智慧发布的《2019银行业电子银行场景营销分析报告》也指出,截至2019年3月,我国商业性银行有4066家,其中超过90%的机构拥有独立APP。但银行APP的打开率不足50%。报告认为,银联、银行APP与微信支付二维码的互认互扫,打通了支付服务壁垒,可以拉动信用卡产品和银行电商的业务发展。也赋予银行线上经营更多的想象,银行在很多方面可以挖潜、发力,构建数字营销闭环。另一方面,对于支付行业中的中小支机构而言,条码支付的互联互通将极大提高这些机构的积极性。“实现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是支付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构而言,能够进一步实现支付机构间的公平竞争,促进支付行业健康发展。”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认为。
 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将让聚合支付码失去存在的意义,对聚合支付乱象也是一记重拳。据了解,聚合支付又俗称“第四方支付”,主要服务第三方支付的线下扫码业务。对于支付机构来说,聚合支付机构类似于代理,可以帮助其扩大商户覆盖范围。但随着聚合支付的逐渐火热,其潜藏的问题也开始暴露。近日,新华社发文曝光了一起聚合支付“二清”事件:深圳爱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注册空壳公司的方式,向支付宝微信支付申请支付通道后,通过整合将二维码提供给商家。在交易过程中,爱贝涉嫌违规截留商户资金,私自将资金挪作他用,使得3000万资金最后无法支付给商家。总涉案金额达高92亿元。爱贝还曾被投诉违规为赌博、期货平台提供支付通道。
 “对监管而言,实现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客观上会减少很多聚合支付条码带来的‘二清’风险。”业内人士表示。据了解,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推动聚合支付新的管理办法的制定,以明确准入和安全要求。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也曾公开表示,将加快收单外包机构的直接备案管理。
      (毛 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