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文化总第4704期 >2020-01-20编印

穿越本身就是精美的工匠精神
——写给长篇报告文学《穿越长江》的序
刊发日期:2020-01-2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 何建明


所有人类的活动,只要进入高端阶级,一定与精巧和精致关联。工程与文学其实同样。

并不太长的岁月前,我们对跨越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有种畏惧感和神秘感。现在不同了,在长江上架桥、在大江底下修条江底隧道并不算什么伟大壮举。然而,大江之大,毕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一种挑战。“穿越长江”本身就是很具魅力的事。《穿越长江》便是这样一部专门为修建武汉地铁8号线过江隧道而创作的书。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再一次有机会重新认识什么是“工匠精神”。这本身就很有意义。

有人说,工匠精神是瑞士钟表精准的品质,德国工匠严谨的态度以及日本那些一两百年前传承至今的“百年老店”。那我要说,工匠精神其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试问:绣花功夫难道不是吗?在烧瓷上绘制锦绣江山更是如此。因此,工匠精神属于人类文明精华中的优秀品质,我们本身就有一份。

在一味追求快公司、大跳跃、高利润的时代,工匠精神和“百年老店”,以及“绣花手艺”离当代人的品质似乎远了些。曾几何时,“工匠精神”出现在国家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后,顿时让人振奋和鼓舞!有着大气和威壮传统的中铁十四局的建设者对自己一直推崇的“工匠精神”更是努力践行,初心不忘。

在武汉,十四局曾经有过工地“失守”,败走麦城并被这座城市“遗忘”10年之久的惨痛经历。此后,精卫填海那种矢志不移的精神在中铁十四局已不再是一个神话。他们以“宁愿放弃三个其它工程订单,也要争取做一个大盾构项目”的决心,确定了“盾构发展战略”“品牌强企战略”,一丝不苟地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做出了南京长江隧道、扬州瘦西湖隧道等让同行刮目相看的一流大盾构工程项目,并终于获得了江底8号线这张再进武汉的“准入证”。

《穿越长江》写的就是他们获取“准入证”的过程和进入武汉后发生在江底8号线的那些令人感佩的故事。

报告文学的优长之处,在于作者用美妙的文字叙述真实的现实故事。读《穿越长江》,让人读到了这种感觉。

文学书写现实,从来不是件轻松的事,记述工程方面的作品很容易平淡和无趣。你得以高屋建瓴的大脑,通观全局的眼睛,展示蓝图的才智去熟悉工程,吃透工程,而且要对工程产生对人同样的情感时,你的文字才有可能进入“文学”。准确表现工程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意义以及施工过程,只是“报告”部分。文学的作用,是使“报告”产生艺术感染力并散发出艺术光芒。文学的功底,政治的素养,经济学的知识,哲学思辩的能力,以及作品对工程本身的理解,都需要高人一筹时,才会让读者感兴趣,才可能成为一部精品力作。

没有生活阅历和现场体验的作者,很难把握工程人酸甜苦辣的生活质感以及对工程本身充满情感和爱恋的职业心理,更无法抓住工程与人之间那种充满矛盾又充满关联的特性,自然不用说如何去写好这一类的题材了。看得出,作者很熟悉工程建设并很能讲故事。在他的笔下,工程的命运一路跌宕起伏,危机重重——既有斗智斗勇的较量,也有生死攸关的考验;既有波澜起伏、峰回路转的情形,又有险象环生、防不胜防的陷井;既有凯歌高奏的喜悦,也有陷入困境的思索。其实,这些都是人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中必须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人的伟大之处其实就是体现在这种过程,它既可贵,也很平常。

也许是作者长期从事新闻报道形成的风格,《穿越长江》有报刊特稿“追寻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的特色。用短句子短段落,在加大作品信息量、加快叙述节奏的同时,提高作品的可读性;以优美流畅的语言和细致的描写增强读者的阅读欲望;以生动的细节体现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江底8号线那些创造了辉煌的人,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普普通通的人,甚至是曾经处于苦难中的人。他们中,有些人当初最大的理想不过是“过年的那顿肉”和做个有大学文凭并能“吃国家粮”的“公家人”;有的在重大工程挑战面前会瞻前顾后,犹豫彷徨;还有那些当初参加隧道建设仅仅只为了赚钱养家糊口的农民工……

表现人物是文学最核心的和基本的任务。报告文学更如此。在文学面前,没有“大人物”和“小人物”之分,只有人物故事的精彩与否之分。故事也同样。表现现实生活中那些可敬可爱的国企工人形象是我们的基本任务之一。作者选择“穿越长江”的人的本身就是好的文学行为,当然,好的文学还需要有好的文字与情节以及能够闪光的思想。

纪实类作品最大的“亮点”在于真实,在于真实的故事里有艺术美感。报告文学所要实现的也是这个目标。我以为,这部作品具备了这种特质,所以它值得我们推荐。它通过有张有弛的情节叙述和文字修饰、刻画形成了强烈逼真的现场感和透视感,让人如临其境地去触摸险象环生的隧道里弥漫着的那种神秘、揪心和勇敢,以及在大江深处施工的人员所要克服与战胜的种种困难与艰辛。作者的能力和精神通常也在这种叙事的过程中得以展现。

在“穿越”江底的记忆里,跟随作者的笔端,我们看到了沿途那些征拆、泥饼、涌水等工程难点是如何在困扰纠缠那支队伍,看到了汛期突然降临武汉的那片“大海”,看到了在浪高风急的长江上飘摇奋进的那些轮渡。同时,性格火爆的武汉人,散发着独特美味的热干面和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武汉方言也都扑面而来。随之,眼前还能徐徐展开这样的画面:盾构机在强透水、上软下硬的复合地层里艰难地掘进;刀盘在硬度高达135兆帕的岩石中飞溅着耀眼的火花;斗智斗谋的谈判在烟雾缭绕的会议室里唇枪舌剑地进行;还有那个号称“企业家”的小包工头指挥手下到工地阻工时的叫嚣和得意的偷笑……

岁月会老,人也会老,再伟大的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不再伟大。但滚滚长江不会变化得那么快,所以,新建的8号线过江隧道更会越发让武汉人感到生活和出行的方便。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想了解一下隧道是如何“穿越”大江之底时,大家一定会想起那些曾经为“穿越”长江而奋斗的人,必然会有种敬意向中铁十四局的建设者们投来……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它让历史延伸,让一个时候的人的精神获得再生。《穿越长江》,穿越的是我们的情感和隔阂。而穿越本身,更是工匠精神的铸造过程。 (作者系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院院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