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文化总第4704期 >2020-01-20编印

人生的年轮
——写给青年作家嘉恩长篇小说《刺》的序
刊发日期:2020-01-2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三版图1.jpg

□ 梁晓声

人生的成长,正如树木的长成,雨水丰欠、光照多寡,都会留下印痕。一圈圈年轮,正是生命历程之忠实记忆。剖开树的断面,或宽或窄、或圆或扁,不规则的形状,往往比标准的圆形蕴含更多信息,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人生也如此,鲁迅在给叶紫小说《丰收》所作的序言中说“作者还是一个青年,但他的历程,已超过太平盛世的人一个世纪的经历”,别样的、不平常的经历,对于创作而言,恰恰最为宝贵。这部小说,也给予雄辩的印证。

    小说定名为《刺》,既含了主人公的名字,也属于象征型书名。情节其实不复杂,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孩,突然从封闭的空间走进花花世界,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如何保持本真?友情与爱情发生冲突时如何抉择?那种无解、无助的感觉,犹如芒“刺”在背!鲁迅写文章评论张资平小说,最后用一个等边三角形结尾,让人只读一遍,就会印象深刻,难以忘记。但文学毕竟最讲究细节,一个常见的模式,也许蕴藏着不寻常的人物与情节。《刺》脱出了恋爱小说的窠臼,主人公用自己的行动,把爱情和友情诠释得干干净净,展现了一个内心纯洁女孩的追求。

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少女刺儿突然从思想还不够解放的中国到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日本,似乎得到命运的垂青,然而,身份地位、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给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带来前所未有的富裕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孤独。对于正处青春萌动时期的女孩子,毫无疑问,渴望爱情、渴望友情,是跟这个世界表达的最好方式。而语言障碍所带来的交际限制,刺儿跟同学夏英成为了相依为命的好友,并与她的男友予桐产生了情愫。随着故事的发展,刺儿为了友情而放弃了爱情,予桐为了亲情而失去了生命。最终,三个花季少年在青春的洪流中领悟了爱、成长、责任与失去的含义,这场青春也随着樱花埋进泥土里……

《刺》是送给青少年们的一部有意义的作品,少年们终将成熟,而成熟过程中必然要经历阵痛,在面对纸醉金迷的社会以及盘根错节的关系时,如何守住底线,不忘初心,正确抉择便显得尤为重要。透过作者的描写,读者可从中窥探到友情爱情亲情的脆弱不堪,也可以看到成长、责任、承担的重要性,甚至是我们应该如何去爱与救赎。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对于艺术和文学,悲剧可以产生高度的心灵震撼。无论翻译为“净化”还是“陶冶”,卡塔西斯的功能是一样的。之于人生,却并非如此,悲剧毕竟是悲剧,哪怕在网络语言中戏谑为“杯具”。杯子打了,再难复原,人生破了,悲哀永远。男主人公的突然离世,似乎让纠葛的感情得到解决,但无论离开的,还是尚在的,都得不到解脱。我们不相信轮回,但祝愿他们在另一个空间相遇。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私小说”正诞生于留日学生之手,郁达夫说“小说是作者的自叙传”,《刺》也走这一路子。取材于作者周边人物的真实经历,故而更真诚、真实、真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正如天气的冷暖,雨水的多寡对树木成长的影响一样,人生也存在许多不如意甚至悲伤、悲痛,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是为序。

(作者系中国著名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