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4692期 >2020-01-02编印

河南省商丘市公路养护中心 以“公路+”破解公路发展“瓶颈”
刊发日期:2020-01-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近年来,随着公路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公路部门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比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后如何维护路产路权、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后如何筹措相关资金等。为有效破解新时期公路发展“瓶颈”,商丘市公路养护中心进行了大胆探索,创新实施了“公路+”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公路+司法”,破解公路路产路权保护“之惑”

     全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后,公路执法权移交新成立的交通综合执法机构。在公路部门无执法权限,而新成立的交通综合执法机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侵害公路路产路权行为多发、高发。为保护路产路权不受侵害,在与交通综合执法部门积极沟通的同时,努力探索“公路+司法”新模式,通过司法手段打击侵害路产路权的行为。针对马路市场、出店经营、乱设标志标牌、平叉道口等现象,在多次劝阻无效的情况下,县(区)公路局积极与沿线乡镇、派出所沟通协调,深入排查、搜集侵害路产路权行为人的相关信息及违法现场图片、影像资料等,锁定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梁园区为例,仅2018年区法院就对12起侵犯路产路权的案件进行了审理判决,依法判令停止侵害公路行为并处相应罚款。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组建宣传队、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单、悬挂条幅、张贴标语等形式,重点宣传侵害路产路权被依法处理的典型案例,既有力震慑了其他公路侵权行为人,又赢得了公路沿线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路产路权得到有效保护。

    “公路+美丽乡村建设”,破解路域环境治理“之难”

    公路作为线性建筑物,具备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近年来,商丘公路部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努力争取县乡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推进实施“公路+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按照部门联动、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调动沿线乡镇参与公路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以“美丽公路”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比如,在每年开展的春季养护大会战中,公路部门负责整理路肩、边坡、边沟,沿线乡镇负责利用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整理公路边沟以外的路域环境,包括清理垃圾、制止路肩种植农作物、美化沿线建筑等,公路形象、乡村形象得到了同步提升。

    “公路+林业+水利”  破解公路绿化美化“之困”

    公路绿化美化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可以起到引导交通、消除疲劳、净化空气的重要作用。在公路绿化美化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绿化资金不足、绿化苗木管护不及时等问题。为解决这一困惑,商丘公路部门实施了“公路+林业+水利”的公路绿化美化模式。“公路+林业”模式,就是积极协调林业部门,利用林业部门国储林项目资金,在路肩上种植林木,既增加了国储林面积,又达到了绿化美化公路的目的。如在2018年S316线升级改造中,林业部门就投入资金800余万元,栽植林木1万多颗,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美化效果。“公路+水利”模式,就是在沿河或跨河路段公路改建中,与水利部门积极沟通对接,利用水利部门的资金打造公路景观。如在S316升级改造中,利用水利部门资金280万元,在S316与利民河交叉处修建4个景点,建成路河一体的滨河公园,受到沿线群众的拍手称赞,也得到上级公路、林业部门的高度赞扬。

    在公路改革发展遇到诸多瓶颈的情况下,我们创新实施的“公路+”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先进的,得到了省公路局的充分认可,开创了公路事业发展新局面。

    通过实施“公路+”模式,调动了沿线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公路事业的积极性,打破了原有思维模式,形成了协同配合、互惠互利的发展新局面,推动了商丘公路的高质量发展。

                           (李国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