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4679期 >2019-12-13编印

政府搭台优化营商环境 义乌第六代小商品市场初具雏形
刊发日期:2019-12-1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3 副本.png

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孵化区

图片1.jpg

墨西哥展区的工作人员正在邀请采购商试饮

图片2.png

某知名跨境平台入驻义乌进口孵化区


本报记者 叶德宝 □ 马佳丽 牛夏风


作为以小商品起家的城市,浙江义乌早已具备了将商品出口至全球的能力。近年来,义乌高水平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努力构建“买全球、卖全球、买卖全球”的全方位贸易格局。

    11月27日,作为承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集聚效应、溢出效应而搭建的重要展示交易平台——2019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秋季展(以下简称“义乌进口秋展”)落下帷幕。虽然展会已落幕,但展会的溢出效应仍在持续,义乌的贸易永不落幕。


专业化程度提升 成果丰硕

进口秋展达成千余项合作意向


此次义乌进口秋展围绕“对标自贸区、干实试验区”和打造第6代市场任务目标,主打日用消费品,吸引了来自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印度等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的407家企业参展,其中还包括了20家优质进博会企业参展。

为期半个月的展会,经贸成效显著。展会实现了“进口孵化区+进口秋展”的无缝对接,资源共享,现场采购商、观众累计12.6万人次,达成各类合作意向1000余项,实现成交额近亿元。进口秋展期间,义乌还成功举办了进口货源电商企业对接会、连锁零售企业采购洽谈会、专业市场采购贸易洽谈会等多场商贸对接活动,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搭建了零距离、无时差、低成本、高效率的贸易对接平台,展会专业化程度显著提升。

进口秋展的举办,不仅发展、繁荣义乌的进口贸易,也促进了义乌进出口平衡发展,有助于中国进口企业高效对接境外优质源头货和境外中小企业高效对接中国分销渠道,为义乌进口市场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义乌商务局进口贸易科科长江波表示,通过展会的形式,实现进口方面的货物流、人流、信息流,“比如进口商品、进口商、采购商等资源和要素在义乌集聚和充分对接,既把优质的进口商品、进口品牌带到义乌,又通过义乌市场分销出去,充分发挥义乌市场多年以来的辐射作用。”

此外,义乌进口秋展将全球好物搬到老百姓家门口,真正实现了惠民。“使义乌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及时地接触到、了解到、购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秋季展主要是消费品,方便市民采购,促进老百姓消费升级。”江波表示。


义乌第六代小商品市场建设初具雏形


从1982年建成第一代仅有几百个摊位的“露天市场”开始,经历了20多年变迁、五代市场更迭,义乌逐渐被广大中外客商誉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贸易发展模式,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为义乌第六代市场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此前,义乌市场主要以出口为主,而今要发展进口,肯定需要一个集中的、各方面都有优势的平台,这平台中需要物流、保税等配套功能。”江波介绍,义乌最新打造的进口孵化区,作为试验区的核心区,是一个转型升级的平台,今后义乌打造第六代市场都将以孵化区的形式推出。

“孵化区的打造,其中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做保税物流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晗妃介绍,义乌进口孵化区的主要有“保税+展示”“保税+跨境”“保税+转口”三个功能,与跨境电商最大的不同是可以线下体验。

据悉,义乌进口孵化区现有经营面积12万平方米,目前已有贸易主体190户,吸引了京东海囤、考拉海购、网易严选、豌豆公主等国内知名跨境平台纷纷抢滩入驻,汇集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万种源头商品,主要进口日用化工产品、工艺品、家居用品、红酒等日用消费品。

同时,进口孵化区将按“一户一屏”要求在各商位门前安装触摸显示屏,商位屏可与市场高清大屏、客商手机互联互通。目前,进口孵化区内进口商品选品、导航、下单、支付、提货等采购环节已能在掌上或指尖实现“一屏购”。


政府搭台优化营商环境

进口孵化区吸引企业入驻

义乌进口孵化区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吸引这么多企业入驻?

“新进来的企业对进口市场的环境、氛围,心里不一定有底。给他孵化区的平台先做做看嘛。”江波笑言,对入驻孵化区的企业,一方面有政策上的扶持,包括场地三年免租金、水电等优惠,这项政策用于降低企业成本。另一方面,依托义乌原有的市场环境,帮助企业对接分销商。

另外,在配套设施方面,孵化区正努力实现保税区和转口建设。江科长说:“我们现在还在打造转口的功能,通过保税区,如果进来之后在义乌销售掉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不一定销得完,你可以通过保税区再转口到其他国家再去销售,等于是功能配套给配齐了,方方面面的路给打通了,让进口企业有一个平台,有一个尝试的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进口孵化区在业态布局上除了发展商贸,还将发开集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更加符合生活化、场景化消费模式。并设置了网红直播区、餐饮体验区、休闲娱乐区、配套服务区等,更加符合生活化、场景化消费模式。比如,格鲁吉亚国家馆,以博物馆展厅的形式将展示商品和传播文化相结合,多元化拓宽销售渠道。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义乌进口孵化不仅构建全渠道进口商品贸易中心,通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营成本,让广大采购商能买到种类更丰富、质量更优质、价格更实惠的进口商品,更承载着义乌创新市场业态、先行先试谋划进口贸易“境内关外”改革试验的功能,也是升级建设义乌第六代新型市场的有益探索。


市场如何转型升级?仍是一个难题

一直以来,义乌在发展进口贸易上都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义乌独特的地理优势给义乌进口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义乌还向东对接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不仅如此,西边的“义新欧”铁路是目前最长的一条中欧班列,也持续为义乌赋能。

其次,在快递物流方面,快递业的发展无疑促进了义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据了解,在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每天约有15.55万个出口邮件运往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多数为首饰、衣物、眼镜等传统小商品,主要出口至美国、俄罗斯、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此外,义乌拥有广阔的集聚市场。江波介绍,义乌每年吸引境外采购商达55万,常驻采购商达1.3万。

虽然先天很足,但在义乌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如何转型升级,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小商品城集团从1982年至今,一直发展市场、酒店、房地产及展会四大板块,而就在今年,集团对板块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新增了仓储、进口、国际和供应链四大新板块。

作为“小商品之都”,义乌进口贸易发展十分迅猛,记者从义乌商务局获取相关数据,从今年1—10月份的情况来看,增速达到170%左右。特别是消费品进口方面,年增长达到原来的5-6倍,消费品进口的比重占到整个进口比重的80%以上。

市场倒逼产业,再难也要往前走。谈到这个问题,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发展部副总经理杨波显得有些无奈,他坦言:“以前商户们都是通过租用民房或者其他工业区,自己解决仓储的问题,但随着这几年城市的发展,大量仓储区在慢慢消失,形成仓储难和贵的问题,这样也削弱了商品的价格优势。我们在转型升级时就碰到了仓储的难题。”据了解,目前义乌仓储的使用量是780万方,而目前的总需求量远大于这个数字。

为了解决仓储难和贵这一切实的痛点和难点,小商品城集团就把仓储作为拓展的一个版块来攻克。杨波表示,会探索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比如智能仓的代发、代送、代运、代管,从而实现智能仓的使用,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实现更多相关联的服务,比如供应链金融、市场走出去服务。 

杨波表示:“我们未来要达到一个实体市场的标杆,包括几个方面,一个是贸易服务环境最优,信息化程度最高,还有营商环境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