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聚焦总第4665期 >2019-11-25编印

3D打印、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传统工艺品制作中
科技为非遗传承锦上添花
刊发日期:2019-11-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微信图片_20191122113514.jpg

    □ 本报实习记者 闫 利 文/摄

    3D打印能否实现对于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机器制作的工艺品肯定没有纯手工制作的“温度”,是否真的对非遗保护有利?

精准的喷头按照已经设定好的程序在不断地移动,热熔性陶瓷材料以丝状形态在不断堆积,操作机器下方正在制作着的陶瓷制品不断“长大”。这是记者在此前举办的2019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暨第七届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精品展览会3D打印展台前看到的景象。

“传统的陶瓷产品往往需要通过手工建模和几十道工序制作,等待几天后才能生产成型。同样,在其他金属器具的生产中,如果加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标签,工艺品的制造往往以纯人工制造为主,而产品的价值也体现在这里。”源润科技3D陶瓷打印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她提到,在现代科技3D打印下,几个小时就能完成手工无法完成的产品。在制作上也很方便,对制作产品扫描,通过电脑三维制模后传送到3D打印机,打印机用传统瓷泥进行打印生产,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制作,再送到快速干燥箱进行干燥成型。

目前,众多数非遗工艺还是需要人工进行创超,但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非遗工艺品在保护上开始寻求创新。此前有学者曾研究沉浸式VR技术在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他们选取了当地特色代表“三江侗戏”。在项目设计中提到,利用立体视频采集技术研究捕捉演员的动作,最终构建出沉浸式VR三位全息影像并将表演者的动作即时转化成3D影像,在虚拟现实装备中展现出完整的表演。在研究中,他们提到,目前保护非遗的方式大部分还停留在文字记录和二维影像资料,相较于单一的保护,沉浸式体验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还有很多的非遗工艺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保护和传承困难。记者了解到,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像彝族祭祀工艺品等具有重大节日代表性的工艺品,多为木质或竹制,容易腐烂;一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从线到服饰制作完成,每个步骤都是人工制作,每个工序都有相应的工艺艺术品,重新复制难度会很大。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使用3D打印来解决。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属艺术专业委员会驻会秘书长王晓昕表示,3D打印为代表的新技术出现后,可能出现一系列新的艺术设计理念,比如说重复元素的理念、动态融合等。他介绍,“3D打印技术是新兴工艺技术的一个代表,这些新兴技术还包括数字扫描、虚拟成像、数控加工技术等。非遗是以手工加工为主要生产模式的一种传统技术的延伸或继承。非遗在当代环境下存在一定的问题,现代人喜爱的工艺美术品需要更加产品化,并能够展现当代的文化思维。大家现在熟知的虚拟现实或是增强现实,它们可以提示非遗传承人,有一种新的创作手段,让他们在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用这种新的手段去进行新的创造或探索。” 

实际上,技术的应用并不是让产品脱离了人工制造的思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非遗的保护是有益的,新兴技术的应用更是非遗产品制作与时俱进的表现。王晓昕认为,非遗保护要保护好它的原始状态(工艺形态),也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现代的文创理念和新技术去做一些更易于销售的文创产品,反而更有利于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所谓的创新并不是创新技艺本身,而是传承模式里有很多可创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