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4663期 >2019-11-21编印

“山正”需分辨 “形制”莫强求
刊发日期:2019-11-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 何 夕

一边是古镇扎堆租售汉服,游客只需花上不到一百块的价格,就能穿着汉服体验一天“深度古镇游”;一边是年轻的消费者量数据、交定金、付尾款,花几百到上千元不等的单价以及长达三个月到半年的等待工期,获得一套私人定制版汉服。前者游客争相体验,后者商家上架秒告罄——近年来,汉服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

分析汉服经济发展火爆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三个。第一是汉服的目标受众有了较强的消费能力。有网友戏称,“小时候那批披着床单扮仙女的消费者们终于长大了,汉服经济自然被带动发展。”第二是互联网的发展助力汉服文化宣传,以抖音短视频为例,在平台中输入“汉服”进行搜索,可以看到与“汉服”相关的话题有216.4亿次播放量。第三,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引导,为各旅游城市开设汉服相关活动提供了信心。近年来,中国华服日、西塘汉服文化周、横店大宋穿越节等频频出现。这三者相互影响,促使汉服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蓬勃。

而伴随着汉服经济的发展,与消费需求的不同,穿着汉服出行常常会伴随争论,其中“山正”和“形制”两个关键词频频出现。所谓“山正”,就是指汉服生产方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是自身设计的原创正版样稿还是剽窃他人的山寨产品,而“形制”则包括形、款、式、制的总称,显得更为考究,群缝位置、袖口形状等细微处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甚至发型、鞋袜、手提包配饰等都有作要求。如有不慎,就会引来相关争论,甚至还出现不少年轻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中对骂、现实生活中当面对峙的相关新闻。

在笔者看来,汉服产品“山正”问题确实需要分辨,但关于“形制”配套实在不必过于强求。“山正”之争能对原创设计进行保护,防止劣币驱逐良币,有利于汉服经济的发展。而“形制”之求,更多的是限制了汉服融入日常生活。正所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各朝各代汉服都有属于自己各自时代的特色,以及相应的章服制度。今天的汉服,应该在按照以往形制基础上,结合时代变化,进行相应改良,形成新的时代特色,有着发展的气息。

如果我们既可以接受钗环整齐、衣袂翩翩的“古装美人”,也能欣赏琵琶袖系口、马甲配下裙的“改良”穿法,古为今用,继承发扬,难道不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