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4635期 >2019-10-14编印

年产七百亿枚并销往世界各地
西塘小纽扣产业做出了大名堂
刊发日期:2019-10-1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大舜村被称作“中国纽扣之乡”。不论衬衫还是外套,风衣还是夹克;亦不论品牌或档次,材质或款式,但凡是纽扣,就有极大可能产自大舜。作为占据了国内纽扣市场半壁江山的重要生产基地,大舜的纽扣产业发展至今已有40余载,年产各类纽扣700亿枚并销往世界各地。

1997年,大舜纽扣产品销售量已占国内市场约30%,“中国纽扣之乡”的称号花落大舜。

从人力“踩”,到车床“压”,再到数控机床的引入,传统的纽扣制造在技术上早已“碰到天花板”。产品的附加值低,利润薄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市场对于纽扣的刚性需求固然存在,但是未来的路怎么走,却有点看不清方向。

在大舜,即使是那些作坊式的纽扣企业,每年的利润也能让一个本地家庭的生活过得足够安逸。只是这份安逸背后,始终存有隐忧。

转型升级,从来都不简单。不仅要创新,还要充分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纽扣生产的染色、电镀、喷漆等工艺环节,均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小型纽扣生产企业的不规范操作更加重了大舜面临的环保压力。2014年,大舜所属的西塘镇全面启动纽扣行业专项整治,以废水治理为主线,兼顾废气、粉尘、噪声、固废的治理,对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纽扣生产户原地整治,未覆盖范围内的纽扣生产户搬迁或关停。经此一役,大舜区域原有的1030家纽扣生产型企业被削减至636家。

2014年,在上海干了7年拉链、商标等服装辅料生产的洪志猛把工厂从上海青浦迁到大舜,工厂面积从1000平方米一跃升至10000平方米。他说,离开上海固然有成本方面的考虑,但他更看重的是“纽扣之乡”背后完整的产业链:“大舜服装辅料产业高度集聚,方便借力,能让我们更深度地融入这个产业。”

在洪志猛看来,大舜传统的纽扣生产加工已“落后于时代”。缺少研发能力和必要的研发投入,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始终只能游走在低端市场。用洪志猛的话来说,从大舜生产出来的传统纽扣,很大一部分最终只能用在那些“杂牌甚至压根没有品牌的衣服上”。

洪志猛有着强烈的品牌意识。他的品牌叫OIO,个中倒也没有多少深意,当初取名时只是因为形似北京的区号“010”而已。

    洪志猛认为,加大在产品研发、技术更新乃至人才引进上的投入,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品牌化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其实不光是我们,对于大舜所有的企业,我觉得都应该走这条路。或者说,除了这条路以外,我们也没别的路可以走。”

在大舜的这些年,洪志猛的企业快速成长,成为一家集设计、开模、生产、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而OIO的产品,也已经出现在一批知名品牌的服饰上。

不仅是小小纽扣,长三角一批传统制造业,正努力在产业布局与科技创新上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信长三角一体化这盘大棋,能赋予纽扣等一系列“小产业”新的实力与活力。

去年正式上线的“搜扣”是一个面向纽扣行业的垂直平台,旨在以“互联网+纽扣产业”为理念,通过智能信息科技手段,打造综合性纽扣产业服务平台。为纽扣企业提供智能管理、产品检测、跨境销售、仓储物流、法务咨询等全方位、一站式专业服务,积极探索纽扣产业价值链整合的新模式。

通过“搜扣”的手机端APP,用户可以用图片识别的方式,准确地查询到同类型纽扣的产品介绍、生产商、价格类目等信息。通过平台,供需双方能够实现网上对接,从而让小批量、客制化的纽扣生产成为可能,从而更大拓展当地纽扣生产企业的市场。

(浙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