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朝军
鲁山无愧叫鲁山,虽说已是伏牛的余脉,目视所及,仍是大大小小、连绵不断的山头。车辆穿梭在岭壑之间,犹如小舟荡漾在波浪翻滚的绿色海洋里。山上是树,郁郁葱葱。路边是田,田里是正在可劲生长着庄稼。一棵一棵的梨树、苹果树、桃树挤满了高岗,果实挂满了枝枝丫丫,在空气的流动中弥漫着各自的芳香。
虽然居处距鲁山不远,印象中,鲁山就是一座隐藏在深山的小城,既不知名,又贫穷闭塞。闭塞不一定是好事,在经济发展中因交通、信息等原因容易滞后,但也让这座小城有待人知。据说,鲁山原是一片湖,有人曾在尧山的峰顶捡到过鱼的骨骼化石。郦道元曾在这里做了多年的太守,写下了《水经注》,说滍水“发源岩穴,漭沆洋溢,箭驰飞疾者也”。造字的仓颉生长在这里,哲学家墨子生长在这里,跟随岳飞南战北征的牛皋也生长在这里。就连牛郎织女都能在这里找到生活的痕迹。来到鲁山,才知我孤陋寡闻,真的是轻视了这片土地。
有当地同行者用手一指远处山峦说,那就是阿婆寨。远远望去,阿婆寨被雾笼罩,若隐若现。到了面前,却是阳光乍现,一片清朗。
去阿婆寨必经大雷音寺中穿过。说来奇怪,各地寺院或是建在山麓迎阳之处,或是建在山巅傲视世间万物。唯有这处寺院,却藏在一片洼地之中,彰显了周易中最佳的风水。站在寺院山门口向东望去,青龙山蜿蜒盘旋。白虎峰在西边气势恢宏。寺前有河水潺潺如弯弓盘回,环寺犹抱怀中。也难怪人说雷音寺:寺中含山,山中藏寺,寺中有河,水中有寺。“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全国各地的雷音寺有多处,按照年限所推,鲁山的应为最早,比唐玄奘公元627年去西天取经已经早了近600年。
寺志记载的《吴承恩游访雷音宝刹记》中说:明嘉靖三十五年,吴承恩在河南新野知县任上,方潜心著《西游释厄传》。承恩博极群书,精研佛理,取观诸话本,巧为织造。而于三藏法师取经地即如来佛祖讲经地,熟思未决。因遍访天下梵刹、神州庵堂,以期有得。三十五年秋,慕名游鲁山大雷音寺,与主持品茗论道、谈经说禅。承恩一睹雷音盛景,慨然叹曰:“灵宫宝阙,琳馆珠庭,真堂谈道,宇宙传经。花向春来美,松临雨过青。紫芝仙果年年秀,丹凤仪翔万感灵。此非灵山宝刹邪!”遂定大雷音寺为真经所在及佛祖讲经地。
出了大雷音寺北门,就是一道岭,顺岭而上,就是阿婆寨所在的大龙山了。当地人把大龙山叫做阿婆寨也有出处。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故事给这座山赋予了神话般的传说,可阿婆寨却真的是陡崖与沟壑相融,奇石与孤峰相拥,瀑布在谷间,无拘无束地下泻,追赶着时光和岁月。
到了山顶,有一乱石垒就的石墙顺着绝壁的边缘蜿蜒而去。这是不是当地的同行者所说的“楚长城”?
有史料已佐证,还真的是“楚长城”。
春秋时,鲁山原为“郑国”所辖,后为“楚国”占据,楚国的长城便从尧山一线北进到阿婆寨周围。修的这一段楚长城大都是用不规则的石块干垒而成,有成年人般的高低,前是绝壁险隘,身后是缓坡,树木郁郁葱葱,五颜六色的鲜花正在绽放自我。有垛堞,由于是活石,不能大大咧咧地在石墙上行走,可站在墙后御敌,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石块还能当做武器,居高临下,掷击敌人。俯瞰长城外群峰连绵不断、高低起伏,我思付,有多少楚国将士为了守卫边境,远离了家乡,不能侍弄自家的庄稼、牲畜,不能守候在父母妻儿跟前。日夜站立在山脊之上,冒着酷暑,迎着凛冽寒风,时刻观察着边境外的每一个动静,就是一只鸟儿从山谷间飞过,也要紧张半天。可长城抵挡不住金戈铁马,最终在楚肃王三十年(公元前374年)时,魏伐楚取鲁阳,鲁阳属了魏国。那时的鲁阳,就是现在的鲁山。虽然楚长城遗址依在,垒长城的石头依在,可朝代更迭。土地依然还是这片厚重的土地,只不过长城上的石头已经被岁月染成了明黄的颜色。
山风吹拂,心旷神怡。虽说这里能眺望汝州和宝丰的辖地,可站在山巅之上,望着辽阔的大地,分不清汝州、宝丰和鲁山的景色会有哪般不同。看着这有着几十亿年生命的石块垒就的长城,我越发觉得这道长城鲜活了起来。我仿佛看到了数万名士兵守卫在这数百里的长城上,我仿佛还听到了他们游动巡边的脚步声,金戈操练的碰撞声。也听到了长城外山麓间,对方将士奋勇进攻的呐喊声和战马嘶鸣及战鼓惊天动地声。
屈原,楚国的大夫,是否来到过这个曾属于楚地的地方,慰问过戍边的士兵?著书的墨子,是否曾来到过这里,凭吊过战场的遗迹?精通武功的牛皋,是不是也曾在这里,依托长城天险,应对金人的进犯?红军呢,哪个险要处,曾是他们打游击的好地方?除了他们,牛郎是不是也在这个寨上,采过绚丽的野花,插在织女的云鬓。
风依然未停,经历了两千六百年风霜的楚长城,屹立在山巅,继续着未来。唯有山坡上、城墙边的六月菊、线叶菊等与紫薇花竞相开放,相映生辉。这些花朵,犹如千万个俏丽的、美貌如花的女子,一日一日、一年一年,不管不顾地守护着这道楚长城,和曾守护这道千年古老长城不屈的灵魂。
我站在寨上听风,听风诉说着阿婆寨的历史。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