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4590期 >2019-08-02编印

“百草之王”轮回中迎来涅槃救赎
刊发日期:2019-08-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近日一部新翻拍的《新白娘子传奇》热播引发热议,但更多的人仍然对旧版“白娘子”情有独钟。其中有一段胡媚娘拔人参精胡须给许仕林治病的戏码,堪称经典。一根小小的人参须便能“起死回生”,虽然是戏中夸大,但关于人参的功效和传说,历数中国五千年历史,不胜枚举。

人参之奇,还在于它不断轮回,可生千年。在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人参更是跌宕起伏,几经轮回。从“白菜价”到“高精尖”,以华瑞参业为代表的人参产业龙头,搭乘“健康中国”的春风,通过尖端技术融入和价值重组,实现了产业“轮回救赎”,让神奇色彩的人参多了一抹科技感。

近日,2019年人参十大品牌行业排行榜 揭晓,华瑞参业赫然其中,“参王”金立华再次成为焦点人物。记者来到珲春,见到了这位典型的北方汉子,了解到人参行业的沉浮。

三国交界,应运而生

华瑞参业,全称为珲春华瑞参业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7月29日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上市。今天正值上市两周年,掌舵人金立华感慨颇深,“天时地利人和给了我们大展拳脚的机会,同时也给了人参行业一个机会,这样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

记者眼前的华瑞董事长金立华身着白色衬衫,双眼清澈,面带微笑,言语之间却是掷地有声。他口中“这样的时代”,就是2016年开始推进的“健康中国2030”,今年7月15日,国务院再度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家层面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制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政策就是新风向,投资者的目光永远盯着新兴产业。可是,金立华和他的华瑞,却完全不同于那些纯粹的资本投资者,更像是默默耕耘多年,迎来崭新突破的实干家。就在健康中国到来的十年前,华瑞就成立了,就在珲春这样一个唯一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长白山东麓,就是他口中的“地利”。

人参本应天上有,何故飘落到长白?因为长白山这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是喜阴凉湿润耐寒的人参生长天然温床。

在哈达门乡二道沟内的一处人参种植基地,坡上坡下一片低矮的绿油油的人参叶子长势十分旺盛,其间独立的一簇簇小红花在绿海中十分亮眼。一位李姓的参农告诉记者,这里起获过300多克的“人参王”。“目前正是人参的花期,再过一个月左右,就是华瑞'起参'日子,将再次迎来大丰收。”

记者获悉,迄今为止,华瑞不仅在珲春市周边林区拥有大型绿色无公害人参种植、栽培基地,面积1600余公顷,已开发种植120余公顷。并且还在朝鲜建立了人参种植基地,在珲春市边境合作区建有省内一流的标准化GMP认证车间,加工生产区占地面积2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

这样的种植生产规模,堪称壮观,但在十年前,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几经沉浮,迎来曙光

2006年,刚过了人参产业震荡期。当时的金立华见到参农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人参,一年到头只买一车白菜价。由于了解到一些传统中药企业,在科技转型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金立华感觉到,未来的中药材深加工将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于是,他一身投入到人参行业,他甚至将“身家”尽数压在了这个事业上,就是不甘心“百草之王”的没落和参农们的失落。

吉林作为人参主产区,每年人参产量约为6000万吨,占世界人参产量的70%-80%。珲春作为其中的一个龙头产区,其参业发展史可以说了国内参业的一个缩影。从改革开放至现在,我国人参产业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末,是人参产业的扩张期,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人参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迅速提高。20世纪 90年代 初 到2002年 ,是人参产业震荡期,人参价格急剧下滑,产业发展缓 慢 。2003年至2012年,是人参产业恢复期,政府加强对人参产业的重视,利用科技支撑人参产业。

吉林省2009年提出人参产业振兴工程,制定了“科技人参,千亿工程”的宏伟目标,从那年起省政府每年安排上亿元资金从研发、技改、新上项目等方面重点扶持人参产业。“这是华瑞赶上的第一缕春风。”金立华说道,而此时的华瑞已成为一个集种植、养殖、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2010年开始,国内保健食品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年均增幅10%-15%。金立华认为,老百姓对健康与日俱增的需求形成了巨大刚需。2012年开始,人参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后,随着政府的重视,加上华瑞等龙头企业的参与、研究机构的科技支撑等等,人参产业进一步壮大,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

直到2016年,“健康中国”的战略开始执行,华瑞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对于苦苦挣扎数十年的人参行业,终于在轮回中迎来了重生的曙光。

融入科技,着眼未来

“由于地理位置比较独特,经常有韩国、日本的企业来珲春收购人参,人参的价格被压得很低。”金日华亲眼目睹了曾经的“人参大户”在对外贸易中屡陷被动,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产业化程度低、品牌竞争力弱、科技含量低,这样是没有未来的。

于是,借助吉林省“科技人参”工程,华瑞投入了巨额资金进行科技研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全产业链条。

采访中,记者跟随着一辆专用的运参车,来到了华瑞的SC认证生产。在车间门口,几位员工正在组织员工卸货、检斤。随后,记者按照车间要求穿上白色的卫生隔离服参观华瑞现代化的人参深加工流水线。从按大中小进行分拣,利用小分子水进行清洗,利用冷风进行干燥,根据人参的等级进行蒸制,然后到真空冷冻干燥,到机器磨粉……记者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机器上显示的蒸参的各种参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蒸柜装置回收人参的挥发油,做化妆品使用。“整个过程完美地保留了人参里的皂苷。”

皂苷是什么?记者了解到,这是人参的主要成分,具备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菌、改善心脑血管供血不足、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抗疲劳、延缓衰老等作用。也就是说,皂苷是人参的“灵魂”。

在华瑞的办公室内,记者看到一段数字介绍:形成拥有各项专利26项,拥有发明专利4项,并成功申报多项发明及外观专利,完成多项专利成果转化项目,研发生产出精深加工产品200余款,成为吉林省人参深加工领域产品种类最多、品种最全的人参深加工企业之一……

而经过高纯度的深加工和提取之后,可以形成人参食品、饮品、护肤品、日用品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就是在市场上有着响当当品牌名号的“金立华”牌,畅销国内外。记者看到,华瑞围绕人参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价值链和产业群。

底蕴支撑,走向国际

“我为我从事人参行业感到骄傲,我始终认为人参不仅仅是个中药,是个产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独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金立华说,“为什么其他药草没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什么人参能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呢?就是因为人参自身的价值和中国数千年传承。”“了解过人参的人都听过人参娃娃、人参姑娘的传说,谁听到过贝母娃娃、细辛姑娘?谁听到过柴胡娃娃、甘草姑娘?”金立华认为,老百姓对人参的厚爱并非无缘无故,而是有历史渊源的。小小的人参,贯穿了华夏五千年的诗词歌赋、各类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我为我们的人参产品走出国门而感到骄傲。”

走出国门,输出文化,以前不敢想,但是现在华瑞也做到了。

华瑞最早是与韩国客户进行接洽,利用贸易公司代理,成功向韩国市场出口一批人参制品,迈出了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又与俄罗斯远东国际人参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随后又在东南亚设立多个销售分支机构。

可见,在产品的背后,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华瑞以市场创新者和文化输出者的双重身份重新定义产业机遇,选择了一条坚守品质、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把每一个环节做到极致的人参“轮回救赎”之路,延续了人参的文化传承。而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金立华和他的团队伙伴们一直在这片黑土地上,推动着行业的变革。 (李 田)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