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本系统快捷方便的展现给读者,既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极大的节省了印刷费用,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637706
商务合作:010-67604888
跨境电商涉及物流、国际商贸、清关等多个环节,因此,跨境电子商务监管职能的发挥是一种跨部门的协同合作。目前,由于跨部门协同监管具体职能部门权限、监管范围等未得到有效界定,跨境电商监管存在监管真空地带、监管职责履行不充分等情况。为此,应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包含各职能部门在内的跨境电商监管平台,明确各部门权责,引导各部门在权限范围内行使监管权力,避免越权监管与监管真空等问题。同时,跨境电商平台还需优化沟通交流机制,实现监管信息资源共享,打造协同互助、相互监督的监管新格局,提升信息流通与监管效率。除此之外,跨境电商监管平台除需要囊括行政管理部门之外,还需要考虑行业协会、统计部门的需求,创新跨境电商监管生态链条。具体来说,监管平台除了供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监管工作之外,还应允许相关机关与组织的合法使用。例如,可以允许行业协会参与到跨境电商支付、结算等交易信息处理与整合分析之中,逐步提升跨境电商服务效率。
丰富监管主体,塑造多层次监管模式。跨境电商监管需要联合政府、社会公众、行业协会以及民间组织等多种主体,才能确保实现全面监管。但目前跨境电商监管依然主要依赖于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效益发挥不明显,社会效益未能得以充分释放。为此,必须要动员多种力量参与到跨境电商监管之中,落实监管细则。
一是要发挥政府主体优势,全面履行监管职责。从法律赋权角度来看,政府及其下属职能部门是制定监管政策、行使执法权的主体,政府部门需从宏观上把控好产业整体发展方向,出台配套监管引导政策,具体职能部门则要全面落实监管政策,严格执法。
二是要全面引导社会力量介入到对跨境电商的监管之中。跨境电商规模的逐步扩大与交易种类的不断增多,为政府监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既有人力资源条件下,精细化监管无法有效实现。为此,必须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管,缓解政府部门监管压力,提升监管效率。一方面,应倡导社会公众参与具体监管工作,允许消费者、社会公众通过信访举报、网络媒体对跨境电商企业、产品发表意见,实施监督。另一方面,要充分提升跨境电商产业自律性,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颁发产业生产规范、商品质量标准,营造诚信经营的行业氛围。
三是要大力发展第三方认证机构,规范跨境电商运营。从实际运营情况来看,近年来从事代购、海淘的企业与个人日益增多,但监管政策并未实现同步跟进,行业乱象频发。要想全面规范跨境电商产业运营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就必须要全力推进跨境电商认证机制,通过第三方机构开展针对企业与个人的跨境电商从业资格认定,确保所有经营都能在法律的监管下开展。
跨境电商监管需要处理海量的数据,要想全面提升对跨境电商的监管效率就必须在技术方面多下功夫,用最直接有效的技术方式开展针对跨境电商的全产业链监管。大数据技术是一种基于集成式数据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新型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对大规模数据的快速处理。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分布式计算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管理应用也逐渐趋于成熟。通过跨境电商监管共享平台能实现对商贸流通、海关清关、资金流动等全产业信息流的挖掘与整合,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跨境电商监管技术升级即将来临。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平台获得相关数据之后,可以构建跨境电商信用风险模型、经营分析模型,对跨境电商产业链中的每个主体开展征信评估、产业与企业风险分析、产业规模分析等研究。政府部门可以结合具体分析结果对运营风险较高、信用评价结果偏低的企业开展重点监管,进一步提升监管效率。
另外,随着跨境电商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应逐步推广大数据监管在商品质量安全、物流等相关环节的应用,及时发现交易中以及交易前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实现从被动监管到主动防御的全方位转变。例如,可以通过对税收数据、物流数据、第三方支付数据等建立联合对比模型,验证跨境电商企业税收缴纳、商品营销实际情况,对存在虚假买卖、不诚信经营等情况的企业要及时肃清。 (文 论)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