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4545期 >2019-05-30编印

足够数量的活益生菌有益健康
刊发日期:2019-05-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14年前,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首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上,时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的潘蓓蕾指出,备受世界各国欢迎、在中国却发展缓慢的乳酸菌乳饮料行业,有可能迅速崛起,并成为大众消费者的日常性健康饮品。2004年,我国乳酸菌饮料生产企业达到150多家,总产量为48.2万吨,比2003年增长了148%。

14年后,在转型、创新与“健康中国2030”浪潮的共同推动下,益生菌产业以其健康的基因、强大的科技背景,积淀成为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重要支撑。在“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下,具备健康功能的益生菌市场规模快速扩大,至2018年在我国已形成近千亿元的产业及庞大的市场。 □ 本报记者 赵 曦 文/摄

5月22—24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浙江省食品学会、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共同承办的“第十四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办。此次会议以“科技创新对接健康需求”为主题,来自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国家市场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浙江省科技厅等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参加本次大会,近600名来自高校及行业的代表参会。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邵薇代表主办方致辞时表示,近年来,对益生菌研究逐渐从功效转向其作用机理,使益生菌与人体健康的研究体系更加完善、扎实。科技界坚实的研究成果,推动着全球益生菌行业的健康发展,益生菌行业创新在加速,多元化的产品扩大了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成为食品工业中增速最快的营养健康产业之一。

科学合理消费益生菌产品 “食品行业的健康转型,是大趋势,企业应顺势而为。科技与产业的结盟,将使面临重大转型的中国食品行业和企业。夯实科学的基石,走更远的路。使拥有强大实力和积累的中国食品科技界,在为企业和行业破解中国食品工业重大科研问题的同时,形成与产业的有效对接,让科技转化为价值。”在上海举办的2019年“中国品牌日”活动——2019年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食品行业分论坛活动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的这一观点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2018年,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有关益生菌健康评价的学术论文,曾引发国内外媒体及行业的巨大震荡,并由此产生了对益生菌的安全性、功效性、产品质量的质疑,引发消费者高度关注。

为了让公众了解益生菌的科学真相,包括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内的多个权威组织,曾对以上问题进行解读,科技界迅速集结并达成共识及时回应了公众心中疑虑和困惑。

为夯实产业发展的科学基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组织科技界与产业界,形成了对益生菌的科学共识。

大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邵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理事长、江南大学副校长陈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副理事长、亚洲乳酸菌学会联盟副主席何国庆,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杨瑞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任发政共同宣读《益生菌科学共识》:足够数量、活菌状态和有益健康功能为益生菌的核心特征;益生菌的健康功能应建立在科学严谨的临床试验评价和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人类对益生菌功效的探索是一个长期、严谨、科学的过程;益生菌的安全性已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益生菌功效的发挥具有菌株和人群特异性;益生菌产业化应用需要经过科学严谨的流程验证;加强公众科普教育,科学合理消费益生菌相关产品。 朝阳产业也要面对新问题和挑战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处长宛超在致辞中表示,在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已明确,推进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双轨运行。在益生菌行业,要关注的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如何规范加强注册环节益生菌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性审查;另一方面,如何实现益生菌产品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要明确定义益生菌产品,通过制度法规建设对益生菌有一个清晰的限定,以规范市场,从而让消费者更加清晰、理性地认知这一产业的发展;在安全和功效方面,要朝着以菌株为依托的发展水平努力,研究菌株的安全性和功效性,这也是下一步发展的整体方向。

邵薇在致辞中提醒,在益生菌产业成为炙手可热的“朝阳产业”并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冷静面对行业快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持之以恒地夯实益生菌的科学基础。与国外菌株相比,国产菌株在安全性与功能性方面的研究仍然有着较大差距。益生菌功效的探索是一个长期、严谨、科学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未来对益生菌研究需要保持定力,切忌将益生菌科技空心化。二是益生菌法规标准体系建设需与行业创新发展协调。持续推进法规标准制修订、完善我国益生菌法规标准体系,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工作,更需要科技界与产业界予以强有力的支持。“做足功课”,让法规标准体系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保障,而不是“屏障”。三是益生菌类产品宣传需要严格规范。益生菌行业在分享快速增值形成的蛋糕的同时,更应该承担严守道德门槛,加强公众科普,让消费者理性认知益生菌科学知识的行业责任与使命,鼓励消费者理性选择益生菌产品,共同营造良好的行业生态环境。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