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Beyond Meat食品公司上市使得“人造肉”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炒话题,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还吸引了诸多“明星”投资者。而在“人造肉”的火爆背后,作为“人造肉”原料之一的大豆蛋白也成功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目光,引发大众对大豆的探讨。大豆蛋白和人造肉到底是什么关系?大豆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什么功能? □ 本报实习记者 闫 利
大豆蛋白成焦点
提到“人造肉”,大多数的消费者都会想到素食、素肉。很多豆制品在叫法上就有点“肉”的概念,像素肠、素鸡翅。据了解,“人造肉”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利用大豆蛋白制成,一种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相比于动物干细胞,用大豆蛋白制成的“人造肉”更为吸引大众的目光。
有资料显示,“人造肉”主要原材料为豆粕,因而产业链上游为大豆初加工企业(通常为向榨油厂购买豆粕)或为原料贸易商,中游为豆制品深加工(大豆蛋白生产),下游应用一方面销售给食品加工企业用作辅料,另一方面供给素食肉类生产商制作“人造肉”。
抛除“人造肉”概念股的变动,从“人造肉”产品本身来说,这一创新的食品因其素食原料大豆蛋白将大豆推向众人面前。大豆蛋白在此之前更多是因其植物蛋白的特点为素食爱好者追寻。随着大众健康意识提升,素食主义也逐渐深入人心,不少企业早就推出了素肉汉堡、素肠、素肉饼等产品,风靡一时,并受到消费者喜爱。
深加工上的不足
“人造肉”产业链与豆制品十分相似,“人造肉”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我国大豆蛋白产业发展的新领域。而受“人造肉”的影响,和大豆深加工有关的公司股票站上了“风口”。
作为大豆深加工产品,“人造肉”仅仅只是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创新概念。在我国,豆腐、腐竹、豆皮等利用豆类食品制成的传统素食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成为家庭用餐的日常食材。尽管国内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大豆主要从美国、巴西引进。据立木信息咨询发布的《中国大豆加工市场预测及投资战略报告(2019版)》显示,我国在现代大豆产品深加工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能力、产品开发和整体装备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大豆深加工能力不到10%,深加工产品科技附加值较低,品种较少,大豆制品产业链不长,缺乏多样化多层次的大豆加工产品。
目前,关键是要通过新技术研发应用,生产出更加安全、营养、美味的传统豆制品,让传统豆制品重新焕发出活力。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目前“人造肉”的大豆需求量还不足以影响大豆供需,或许十年后,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对大豆业可能会产生影响。
政策助力大豆振兴
中国大豆的需求量每年大概在1.1亿吨左右,而我国大豆年产量在1600万吨左右,近90%的大豆需要进口。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部分提出,要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虽然是要恢复和发展大豆生产,但是大豆市场的供给以进口大豆为主的格局不会改变。随着大豆振兴计划的实施,中国大豆产业在技术、结构、政策上将获得更大支持。
朱丹蓬认为,当前中国大豆种植和深加工发展阶段还较初级,未来随着我国的大豆种植和深加工的产业升级,也能分享到“人造肉”行业发展红利。未来整个大豆的产业也会因为整个“人造肉”的一个火爆而受到更多的关注,资本端对大豆行业的投入也会持续的增加。“目前,整个中国大豆这一块领域,还是处于一个初级阶段,那‘人造肉’有两个大特征,一个是成本比较高,一个是技术壁垒的存在。目前与中国的这个大豆产业来说,还不能够去匹配整个人造肉的一个发展。”他认为,在五年后,整个中国的大豆产业得到了结构性的提升之后才可以去匹配整体的发展。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