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沂市棋盘镇金李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毗邻骆马畔,由原来的“加友”村和“金李”村两村合并而成,可耕地面积只有4350亩,人均不足一亩地。村里无企业,主要农产品为小麦、玉米和少许水稻田。农民人均收入在全市平均水平线以下,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基本上是妇女儿童。
“乡村环境治理”和“公共空间整治”工作,对基础比较差、交通相对闭塞的金李村来讲,不仅是对延续几百年的习俗是一个挑战,更是对观念的碰撞。该村多年形成的“房前猪圈露天厕”、“一家门前一片天”的积习,用“一朝一夕、改天换地”的激情是不可能做到的。该村在综合全村党员和群众代表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想要解决环境问题,必先解决村里路的问题。通过修路,顺带解决沿路两旁群众住房的环境整治工作,并辐射全村。该村党支部书记姚光辉来回奔走于交通、规划部门,镇政府和自己的“娘家”城管局,寻求帮助,请求支援,争取政策扶持。终于,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修通了张庄路段和陆沟沟南路两条路段的水泥路,同时还修通了4条砂石路,并在修路过程中完成了全村的环境整治工作。与此同时,姚光辉还为村庄道路申请安装了60多盏路灯,从此改变了村庄夜晚黑灯瞎火的境况。路灯安装以后,不仅照亮了村庄的夜空,也让老百姓的生活也多姿多彩起来,大妈、大嫂们也跳起了“广场舞”,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路通了,村民出入顺了,但这只是“明面上”好看了。各家各户的卫生习惯,井厕混污的习俗和现状,对群众的健康隐患依然突出。于是,姚光辉带领村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挨家挨户的走访,摸清底数,做好规划并积极向市相关部门申请改水改厕政策扶持,筹集资金建成了两座水冲厕所,修通了家家户户的自来水管道,先期申请对200户农户进行改厕试点,把乡亲们关注的“家常事”一件一件做起来。
据了解,金李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特色不明显,靠得是“人种天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该村提出了兴产业的三个路径:一是坚持公共空间治理的资源姓“公”,增加集体收入,筹集公益事业资金;二是加大沿湖村庄的稻虾混养模式推进力度,流转350亩作为试验基地;三是扩大经济林及果蔬种植面积,成立农产品合作社,增加土地附加值。这三条路径经党员群众讨论通过后,正一步一步的付诸实施。“生老病死”、“活养死葬”,这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尤其在农村。承传已久的风俗习惯,牵系着每个人。姚光辉常说,不要一味埋怨田里坟头日渐增多,更不要只怪群众乱埋乱葬,根子在于村干部怎样去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帮大家解决这些问题。在征得全村百姓多数人意愿和有关部门批准后,在对10亩低产地自然形成的基地集聚区进行改造,建设一片可容千座墓穴的公墓林,并按照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生态绿化的原则,设立公共灵堂、骨灰堂、停车场、焚烧地等配套设施,力争打造成徐州市一流设施和管理水平的乡村集中公墓林,让生者欣慰,逝者安息,解决广大群众最牵挂的事。“我们的想法很多,正一件一件去做,比如借助航空小镇辐射建设航空农旅基地;借助革命烈士的红色基因,打造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借助骆马湖水资源的资源禀赋,助推产业升级等等。”姚光辉胸有成竹地说,争取在三五年内,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金李”,让“金李”跻身全市最美丽、最富有的乡村行列。 (忽艳 祝俊)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