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成年人中有60%以上存在睡眠问题,1/4的成年人失眠。调查结果显示,有21.5%的国人经常失眠,年龄跨度从进入退休状态的“50后”到年轻的“05后”“10后”。
失眠群体在扩大、年轻化的同时,睡眠质量问题也逐渐被更多人关注,“睡眠经济”应运而生。
“10后”也有睡眠困扰
相信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又累又困,但就是怎么也睡不着,又或者,说好的23点睡,但总能玩手机玩到凌晨一点。实际上,从南到北,从老到少,“睡得晚”“睡不着”“睡不够”等睡眠问题困扰着不少人。据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窦熙照介绍称,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失眠大军”。3月18日,喜临门联合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睡眠产业协会等机构在深圳发布2019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报告针对深圳、北京、上海、成都等13个城市15岁—64岁人群进行调查发现,经常失眠的比例达到21.5%,而失眠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情绪波动、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睡着的人都是相似的,睡不着的人却各有各的睡不着。”调查报告还指出,同是失眠,但其形成原因却各有不同。年龄越小的,越容易因情绪、压力、情感等自我因素而失眠;而年龄较大的,其失眠更多系受到寝具、环境、气候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报告研究发现,越是年轻睡眠越是紊乱,越是年长睡眠越有规律。已步入退休状态的“50后”,大多是当之无愧的“早睡侠”,而“90后”是当之无愧的“熬夜党”,其平均入睡时间在23:50。另外,报告对“10后”“05后”父母的调查显示,有27.9%的“10后”和“05后”,在睡觉时经常发生睡觉轻、容易醒的情况,家长认为,“10后”、“05后”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作业负担重及课外辅导班压力大。
与此同时,睡眠质量引发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记者了解到,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今年“3·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是“健康睡眠 益智护脑”。
失眠催生千亿“睡眠经济”
每个人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产业协会执行会长汪光亮表示,在以前,无论是消费还是资本对睡眠都较少关注,“很多人关注的是醒着的三分之二,睡着的三分之一呢?有谁在关注、消费、投资?”
如今,日出而作,日落却不得息,“睡觉”从必需品变成了奢侈品,为“睡眠”买单也促成了“睡眠经济”。
记者注意到,前述2019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也指出,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尝试各种方法来缓解睡眠障碍及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调查显示,有51.3%的人选择听舒缓音乐助眠,44.6%的人采取运动的方式助眠,而有36.6%的受访群体,则会通过更换寝具的方式来缓解睡眠障碍。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输入关键词“助睡眠”,立马弹出大量“助睡神器”。从褪黑素、睡眠枕、助睡眠香薰这样的传统商品,到被冠以“黑科技”的安眠手环、失眠贴、睡眠喷雾、睡眠音响等等。商品价格也相差悬殊,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例如,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一款安眠手环,咨询商家时被告知手环采用的高科技,佩戴15天左右就能起到助睡眠的效果,并且对人体没有副作用。而这款标着美国出产的手环的卖到了两千多元。
在线下,一些大型超市、商场的不少商品都打上了“助眠”标签,并且价格不菲。某商场一款号称有护颈、助睡功能的枕头标价1700多元。据商家介绍,类似产品的销售情况很好,不少顾客都愿意花上几百甚至上千元购买助睡眠的产品。
此外,一些与睡眠相关的APP也相继上线。有些可以记录使用者的睡眠状况,生成睡眠报告,有的可以通过助眠音频帮助用户入眠。不少APP的安装量都超过了千万次。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截至2015年,我国睡眠产业企业数量约2000家,睡眠产业市场容量已经达到2114亿元。此外,据《新京报》报道,截至2018年,我国整体睡眠市场容量已超过10000亿元。
业内专家希望行业多点理性 “传统家具的产业化升级,睡眠医学及‘互联网+’人工智能现代技术的兴起,跨界融合、创新发展以及睡眠细分市场快速成型,睡眠产业正成为我国健康消费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窦熙照如是表示。
在对睡眠的需求下催生的睡眠产业,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现代人对于睡眠的焦虑,但另一方面,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这一产业兴起时间较短,行业准入门槛低、规范化和标准化不够完善,目前行业内也是鱼龙混杂。业内人士表示,市面上不少产品都是在炒作“助眠”概念,其实际效果并非如宣传中那样神奇。“我们做中国睡眠指数,也是希望结合医学界、健康界的力量,甚至结合我们行业力量,让这个健康消费的土壤,变得更加理性一些,少一些泡沫。”喜临门总裁杨刚说。 (综 合)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