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毛华敏
近年来,浙江省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不断稳步攀升,在全国食品安全评议考核中一度蝉联A级,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持续提升。那么,站在机构改革的新起点上,2019年浙江市场监管部门将如何阔步推进地方食品安全治理,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抓重点合力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早在新年伊始,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食安委主任冯飞主持召开了省食安委2019年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部署了2019年工作任务。
冯飞要求,要聚焦创建示范、全程严管、多元共治,进一步促进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好今年的食品安全工作,要突出重点,聚集载体,精准施策,严把从田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近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卢永福向记者介绍,2019年,浙江省在食品安全提升方面要求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探索“互联网+”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实施全过程监管。“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聚焦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等问题,对重点环节、重要场所开展专项整治。”
按照“十三五全达标”的既定目标,严格对标完成第三批38个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工作。对已成功创建的51个县(市、区)开展跟踪评价,适时启动杭州、宁波、绍兴等设区市“国创”及省级食品安全市创建评价验收。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食安办、基层市场监管所建设,理顺基层综合执法体制。开展县级食安办规范化建设。加快组建职业化、专业化食品检查员队伍,加强专业监管能力建设。强化党政同责,放大考核实效。
此外,浙江还将围绕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工作部署和全省统一执法监管平台建设总体安排,按照“协同、精准、透明、高效”的目标要求,统筹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打通数据孤岛,助推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围绕“为高质量发展服务、为高品质生活服务”这根主线,紧紧抓住新市场监管局提供的新机遇和新平台,依靠食安委、食安办大平台,以大食品、大产业、大健康的视野,全链条带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标准、检测、广告、品牌等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利用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放心消费升级行动等机遇,培育一批“品字标”品牌食品企业和“浙江出口名牌”食品企业,加快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用高质量的食品产业更好地减轻食品监管压力,用高质量的食品产品更好地满足群众美好饮食生活的需要。
多手段创新监管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系统性的民生工程,因地制宜制定实施适合本地生态的监管措施必不可少,那么,2019年浙江省食品安全工作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呢?
据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卢永福介绍,2019年,浙江省在食品安全方面着重做好“合”“抓”“治”这三个字。
在“合”字上下功夫。战略上融合发展,在大市场监管的背景下,把食品安全工作融入到市场监管的各业务条线上,加强与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公安、海关等部门的协调配合,通过借助外力促进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提升;业务上组合推进,从大食品的视角出发,组合推进生产、流通、餐饮、抽检等各条监管线,打好食品安全监管的组合拳,形成强大的监管合力;手段上整合发力,推进监管数字化转型,打通信息孤岛,把现有的片段化、碎片化的各类手段整合起来,补齐分析数据的能力短板,强化大数据运用,提升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在“抓”字上做文章。抓好动态退出机制,从2016年起,浙江省先后进行了两批食安县创建,提高了各地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为充分发挥“双安双创”这个总载体和总抓手作用,在一贯“严进”的同时,持续进行“严管”,进一步完善开门暗访和跟踪评价程序体系,随机抽取50%的县(市、区)进行跟踪评价,发现问题的,一律责令整改,严重的作摘牌处理。抓好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实现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的基础和保障,浙江正谋划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的升级改造,筛选各地各条线的智慧系统,整合优化到省市场监管局的数字监管平台。
在“治”字上求突破。做好“保健”市场整治,坚持打建结合,标本兼治,整治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督促企业严把质量关。加大监督检查和抽检力度,加强标签标识说明书管理,保证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同时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增强公众识辨防骗的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整治,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为主战场,全面清理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农村食品流通供应体系,净化农村消费市场。增强网络食品经营规范整治,强化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线上线下同步监管,推进有条件的入网餐饮单位安装“阳光厨房”并接入外卖平台,推广使用“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智能化监管系统”。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