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4478期 >2019-02-20编印

贵州:新旧消费相映成趣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贵州省共实现旅游收入超过155亿元,同比增长35%。
刊发日期:2019-02-2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而在记者眼中,除了旅游,贵州省的消费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传统民俗消费与现代消费相映成趣,展示出与北上广和东南沿海城市极为不同的消费画像。 本报记者 张丽娜 文/摄

原始村寨普及扫码支付

西江千户苗寨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就像一座露天博物馆,生动地展示着苗族的发展史。这里也是完整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的地方。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原始”的寨子里,记者看到,支付宝、微信扫码已经普及各个商店和摊点。年逾古稀摆摊的老阿婆,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胸前挂着二维码。

记者本来特意带了一部分现金,以备无法手机支付的情况下使用。然而,即便在大山深处最偏僻的角落,手机信号都是非常给力,所有购物场所均可扫码支付。

开始,记者以为,西江苗寨已经是开发多年的景区,在其他地方,扫码支付未必如此便捷。

随后,记者来到凯里山区一家偏僻的“公路饭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不是游客常来之处。

岂料,不仅公路饭店可以顺畅地扫码支付,就连旁边一家简陋的小卖部也支持扫码付款。

无现金消费,不再只是北上广深和沿海城市的消费场景,如今,在祖国的大西南,也是老幼皆用的消费方式。

民俗消费“新旧”融合

在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贵州,春节消费也是满满的“民族风”:传统民族服装、银饰、特色食品等,均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

不过,在年轻一代消费习惯的渗透下,这些传统的民俗消费也与现代消费发生了有趣的碰撞与融合。

记者在黔东南多家银饰店看到,卡通形象的银饰颇受年轻消费者细爱:喜羊羊项链、哆啦A梦手镯、海贼王耳环等令人目不暇接,充满新意。

流行卡通形象被赋予“民族风”之后,也令人耳目一新。在贵州多地,记者打车时看到,很多出租车中都不约而同地摆放了身穿各个民族服装的卡通形象。身穿苗族服饰的蒙奇奇,辅以人造钻石点缀,精致又别具一格。

土豆,贵州人俗称洋芋。过去路边小贩支摊叫卖的“烙洋芋”“炸洋芋”,如今摇身一变,被装进精美的食盒,成为快餐档口的网红美食,甚至是“奶茶伴侣”。

从主打吃穿到热衷文化娱乐

过去,在经济欠发达的贵州,每逢春节,吃年饭、穿新衣是家家户户的重点消费项目。如今,这里的消费者已经把目光瞄准了吃穿之外的文化消费。

大年初一,记者在贵州毕节威宁县城看到,人气最旺的场所是电影院和草海大剧院门前的广场。

记者在影院门口看到,等候观影的消费者,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年逾古稀的老年人,各个年龄段都有。影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年初一这天,影院排片场场爆满,后面几天的电影票也几乎售罄。

春节期间,草海大剧院门前广场举办的摄影展和猜灯谜有奖活动也吸引不少人驻足。

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群众表示,平时就可以吃好穿好,过年就要跟平时过得有些不一样,要“有点乐趣”。看电影、猜灯谜这些传统娱乐活动,正好可以利用假期跟家人一起参与,乐在其中。既增长了见识,又加深了与家人的感情。

旅游消费是贵州春节期间的重头戏。如今,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到贵州,不仅要游山玩水,更需要“文化之旅”。

都匀西山大桥是不久前热映的影片《无名之辈》的取景地之一。记者在西山大桥看到,不少游客专门为“踩点”来到都匀。西山大桥、秦汉影视城,都是他们必去的地方。

而都匀当地群众也热衷于通过电影来向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都匀某酒店地下停车场管理员自豪地对记者说:“我还拍过特种兵呢!”

传统用品变身新年货

另外,年货消费也不再只是吃和穿。在贵州,记者看到,喜庆的红蜡烛、山歌手册、鲜花等产品也非常受消费者欢迎。

有消费者表示,在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逐渐渗透,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会唱山歌了。作为年货出现的山歌手册让人耳目一新。而很多年轻消费者则表示,以往过春节,大家会去KTV唱歌娱乐,如今,很多人更愿意手捧山歌手册,约上三五好友,在青山绿水中放歌。不仅能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放松身心,得到不一样的过年体验。 【记者后记】

消费,就像一根纽带,一头牵着消费者的生活品质,一头连着国家的经济发展面貌。春节消费,则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年”的变迁,描绘着人们丰富的生活画卷,也彰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019年春节消费可谓开门红: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超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包括零售、餐饮、电商、旅游、酒店等各种消费均呈现异常火爆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2019年初,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进一步优化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也逐渐升级。贵州的春节消费场景就是一个缩影:扫码支付普及——消费更方便;传统小吃变为网红食品——吃得更有趣;卡通形象搭载传统饰品——新旧消费相映成趣;文化消费遍地开花——促感情、增“年味”;影视“踩点游”——重现精彩时刻……

然而,不管消费方式如何变迁,过年回家,寻根、体味亲情依然是春节消费的主线。就像《我的贵阳城》那首歌中唱的:“闯荡四方的路啊/不如一条回家的路/在这一抹月光之下/都是我牵挂的人……”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