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107国道由北向南,进入湖南的第一站便是中国竹器之乡——羊楼司镇。走进竹乡,琳琅满目的竹产业、竹文化、竹主题,让这个业态鲜明的竹器小镇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如今,湖南省临湘市羊楼司镇仅竹木加工企业就有600余家,产品涵盖竹家居、竹建材、竹工艺品6大系列480余种,年产值达33亿元。
以竹兴镇
从十里竹市到中国竹乡
上世纪90年代,沈峰接手了父亲的竹木加工小作坊,那时,107国道穿镇而过,依托湘鄂边界的地域优势,沿线的竹农纷纷在国道边摆摊叫卖,竟然形成了延绵10公里的竹器交易长廊,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竹木集散市场,“十里竹市”一时繁华无二。
工艺落后,竹凉席、竹篾筐等竹木粗加工产品很快失去市场。2005年,羊楼司镇吹响了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号角,大力扶持竹木加工企业发展。借着转型的东风,沈峰去到浙江、福建等地考察,并将学到的炭化工艺、自动化技术运用于生产。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晨星竹业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竹木加工企业,荣获湖南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岳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称号,所生产的产品荣获第十届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并有了“林乡”“难得糊涂”两个省级著名商标,竹加工系列产品达400多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
如今的羊楼司,竹器厂房林立,商铺鳞次栉比,竹制品远销全国各地,仅竹木加工企业就有60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26家,产品涵盖竹家居、竹建材、竹工艺品6大系列480余种。其中,竹床、竹椅等小家具类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5%,竹业年产值达33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竹器之乡”。
为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羊楼司镇按照“三园一城”的园区布局,全力推进竹木家居创新创业园、笋竹食品冷链物流园、竹类交易物流园、中国竹艺城项目建设。仅一年时间,9栋13.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全面竣工、错落有致,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成为承载临湘竹业腾飞梦想的“航母”。
兴盛的产业吸引了众人投资的目光,来自中山的广东竹海炭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率先签约落户,该公司致力于“以竹代木”,拥有研发生产竹炭装饰板材、竹炭发热地板、竹炭精粉等国家专利32项,是竹炭板装饰板材项目的开创者和引领者,除了制造传统的竹木家具,主要是生产发热地板等竹建材。该项目总投资6.6亿元,2018年一期投入2.5亿元,预计实现工业产值达10亿元。二期项目投入约4.1亿,在2020年完成,全部投产后,将解决当地劳动力500人,创税1亿元以上。
除了丰富的楠竹资源,临湘市镇两级“店小二式”的服务态度成为了该公司选择落户羊楼司镇的重要原因。该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园区项目建设指挥部,实行全程手续代办、定期碰头协商的工作机制,从项目签约到设备进场仅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占地3200平方米的炭化车间配套项目也随之竣工投产。
在园区配套建设的“中国竹艺城”,集竹木制品展示、电商销售、原材料及产品物流配套三大功能于一体,目前已建成商铺385个,配套住房214套,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已入驻包括京东临湘特产馆、金丝楠家居文化馆等120家商户。
全产业链
从产业融合到跨界淘金 “家有一园竹,全家都幸福。”这是羊楼司镇竹农间流传得最多的一句话。近年来,羊楼司镇新建4个万亩楠竹丰产林示范基地,抓好优质竹资源培育,是羊楼司竹器小镇延伸产业链条,谱写竹文章的第一笔。
今年54岁的如斯村村民邓小平,于2008年承包了四座荒山,带动几百户村民,种植了3000亩楠竹。刚开始几年,邓小平只是做成竹文章,通过到福建永安、浙江安吉“偷师学艺”,他发现,烂在地里没人要的竹笋也是竹农的“金疙瘩”。他马上与村民联合成立惠安林业合作社,通过科学管理施肥浇水,促成春笋冬发。今年鲜笋采摘期间,该合作社共收购鲜笋31万斤,高峰期达到每天2.9万斤,年产9吨干笋。小小竹笋成了竹农增收致富的新资源。
2013年6月,沈园在杭州读完大学以后,继续留在杭州学习电商知识,经过一年的学习沉淀,沈园回到家乡开始做起了电商,成立了“竹居客生活馆”。经过几年的发展,27岁的他已经有了20多名员工,包括运营、客服、包装等团队,成为该镇电商领域的“大老板”。谈到未来的发展,沈园充满了信心:“我们镇每天有6000多个订单,就拿我们竹居客来说,旺季线上每天能销售近800单,今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300多万元。”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促进电商经营发展,沈园加紧筹备成立临湘市家具电商协会。截至目前,羊楼司镇电商发展势头强劲,全镇共发展有100多家电商,以竹产业为依托,该镇已有60多家电商入驻中国竹艺城,正在努力打造中国竹艺城电商产业园。
对于入驻中国竹艺城的商户,羊楼司镇不仅免除了前两年的租金,更是设立了每户1万元的创业扶持基金,帮助上下游配套的店铺用于研发和运营。该镇今年线上销售额达到5亿元。
连绵起伏的竹海成为旅游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乡村采摘游、生态游、民宿游、朔溪游受到游客热捧。村民潘冬赐以前在龙窖山贩竹子、开货车,2016年,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在全村第一个办起了农家乐“瑶乡情”。“瑶乡情”竹楼年均给潘冬赐一家带来收入近20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龙窖山村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现在已经有16户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致富。竹旅融合让万亩竹海“活”了起来。近年来,羊楼司镇以竹为媒,相继承办了野樱花、油菜花节暨湖南省摄影大赛,举办了瑶族篝火晚会等系列活动,逐步形成“秘境龙窖山、寻根瑶祖源”旅游文化品牌,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以上。
生态富民
从美好愿景到安居乐业
如今的羊楼司,直接从事竹产业人员达2.7万多人,带动湘鄂赣毗邻地区楠竹种植超10万户,家家户户做竹业,竹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壮大。“我们建设竹产业特色小镇,不仅要实现产业兴旺,更主要的是要让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镇党委书记夏逢响为大家“剧透”了“羊楼司镇竹器小镇”的未来模样。
龙窖山脚下、107国道边,羊楼司镇“竹情幸福”小区,一排排独具瑶族风情的黛青灰瓦民居错落有致,与竹海融为一体。为彻底解决群众安居问题,羊楼司镇结合规范农民建房、灾后重建安置、扶贫易地搬迁等方面,投资1.5亿元,高标准建设了竹情幸福小区。小区占地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充分遵求群众意愿,共建一户一宅房128栋,上楼安置房482套,入住人口2500人,配套建设了社区居民综合服务中心、便民超市、广场、垃圾站、停车场、幼儿园,小区规划建设品质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达到城市水平,是岳阳市引导农村村民规范建房试点示范工程。
在竹乡情小区门口,居民陈丽华正准备出门去上班。今年44岁的陈丽华是通过社会招聘第一批进入晨星竹业的员工,家里有5口人,是三港村李家组的村民,以前的她住的是砖瓦房,过的是靠山吃山的生活,除了砍竹子,做点农活,没有别的收入。2015年“6·01”洪灾发生后,全家都搬迁到了安置小区。“我们全家人都住进了小区,白天去打工,小孩就放在小区里的幼儿园,晚上就到小区广场跳跳舞,生活比以前好多了。”陈丽华开心地打开了话匣子,“我老公也在晨星上班,我们俩年收入达到了十几万哩。”
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小作坊”走向“大产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竹业航母,正在中国竹器之乡——羊楼司镇长风破浪、拔锚出海。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