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经历了如火如荼的“双11”和跨洋泊来的“黑五”,最后一波年终大促——“双12”的浪又拍来了。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新的消费模式和新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消费陷阱已经悄悄地埋伏在沙滩上。对此,业内专家提醒消费者:在新一轮的年终大促里,更要注意躲避危险的暗流和陷阱。
“双11”的坑你躲过了吗?
预售成为电商引导消费、缓解系统压力的促销手段,然而部分商家在其预售的商品中以“不明朗”的方式明确不能退换、定金不退等。
红包成为电商大促的标配,“双12”更不能例外,这几天红包、代金券满天飞。然而,除电商平台外,一些不法分子也打起了“红包”的主意,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工具发布红包恶意链接,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甚至偷走用户的账户资金。
下单之后冒充商家客服发诈骗短信,短信仿照官方商家说的有模有样,有的甚至准确报出买家的个人信息和网购交易记录,迷惑性很大。
部分拼团平台充斥着质量差、以次充好、服务差的问题。由于一般购物金额不大,出现质量差、服务差等问题,消费者往往不会积极维权。
“双12”促销名目你弄明白了吗?
在成功打造了全民狂欢购物的“双11”之后,电商大佬们又推出了年终最后一浪“双12”。两大购物节的区别,用某电商平台官方的说法就是“‘双11’,消费者是为了品牌,到了‘双12’希望用购物的乐趣吸引人们。你在“双11”,接触更多的是品牌,而在“双12”,你接触的是店主,这种关系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更亲近的。”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在大促中消费者更关注的还是实惠。记者所在的校友群里,早早的就有人在派发领取“双12”红包的口令。某电商平台“双12”负责人闻仲介绍说,12月12日0点—1点,活动商品将会以不止3折的价格限时秒杀,剁手族们可享受大促价上的折上折。
记者发现淘宝,京东、苏宁易购、我买网等电商平台的“双12”大促,均从12月1日开始就拉开了帷幕。唯品会虽然将促销的高潮定位于自己“12·8”的周年庆,但12月份的大促也不落后。打开这些平台的首页,红彤彤的促销广告激发着人们剁手的冲动。
除了线上活动,线下的融合也是这几年的重头戏。盒马“‘双12’盒区生活节”已在11月27日启动,与大多数规则复杂的营销活动不同,盒马在“双12”期间主推“盒区生活卡”,消费者领取卡片即可享受百款精选优质商品买一赠一、价值200元优惠套券等活动。作为盒马“‘双12’盒区生活节”的一部分,全国超过100个商场内的超过1000个商家加入到盒马“双12”的活动中来。
山寨APP成为今年“坑界”黑马
记者调查发现,为了避免大促之后“吃土”,今年有不少消费者在“双11”期间选用消费信贷服务。借助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信用卡分期、捷信分期等消费信贷服务,对自己的长远收入进行“跨期分配”。
但是,这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冒险的“新园地”。一些仿冒正规消费金融公司的网站、客服电话、手机应用等山寨信息不断涌现,各类“促销返利陷阱”让大众防不胜防。一些消费者在“双11”前,就因为点击所谓的促销短信而错误下载了仿冒APP,不但没有享受到优惠,反而造成财产损失。
例如,捷信金融是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在一些安卓应用商店和游戏下载网站如果仅搜索“捷信”,消费者就会看到“捷信快贷”“捷信贷款”等相关APP和产品,但捷信金融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些都是“李鬼”,与该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某网贷平台CTO称,“其实仿冒APP在互联网行业不算新鲜,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仿冒APP的性质和银行卡钓鱼差不多,已经形成了一系列产业链。一旦投资者下载山寨APP并且填写个人资料之后,钱财被骗基本是标配,甚者个人信息还会被用作非法用途。
360安全大脑发布的《2018年“双11”网购安全生态报告》特别描述了“双11”期间活跃的各类仿冒APP以及退款诈骗等套路。不法分子会找到一些第三方系统,以合法文件和手续绕过相关审核,让山寨消费信贷APP在一些正规的软件下载网站和手机应用商店上架,冠以知名消费金融公司的名号,并在短期内迅速刷量提升排名,让一般消费者误以为是正规厂商的“原版APP”。
对此,业内专家提示消费者,一定要通过正规消费信贷服务公司的官方网站下载APP,并通过官方认证的客服电话、微信服务号来进行核实校验,切莫把“李鬼”当李逵,酿成财产损失。
随意跟团蒙你“团团转”
“我在这里苦等发货,卖家却说根本不知道我跟团了,这算怎么回事呢?
张女士告诉记者,“双11”之后不久,她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马上就能吃的猕猴桃”拼团,于是付款跟了团。付款后张女士等了10多天都没见到团购的猕猴桃,她再次打开猕猴桃团购的页面,上面显示“拼团已结束”。张女士又点开了自己的订单,发现仍显示“未发货”。于是,张女士打算退货,可是她在页面上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退款的入口。
看到订单上有团长的手机号码,张女士就和团长取得了联系。“您什么时候下的单,真不好意思,我都不知道。”团长接到张女士的电话显得很吃惊。团长告诉张女士,这个团购是前一阵在北京办展会的时候开的团,现在她本人已经回到上海,不过还可以给张女士发货。张女士也表示认可。
可是第二天,团长又给张女士打电话说,她在订单页上无法上传快递单号发货。“要不您要求退款吧。”团长说,由于她也找不到退款的入口,所以只好由张女士想办法申请退款。张女士无奈只能在群拼的页面上挨个点击按钮,最后点出了客服的电话号码。客服告诉张女士,一定是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了,团长不知道客户的订单,而客户却在苦等发货。“为什么对于长期没有发货的订单你们没有监控呢?”张女士质疑。“我们不是平台,只是工具。”客服这样解释,并告诉张女士,要点击页面最下端“对订单有疑问”按钮,申请退款。团长同意后才能获得退款。
在91群拼“关于群拼”的介绍上,记者看到其关于该小程序的解释为“群拼是91拼团团队为个人、创业者和小微商家提供的拼团组织工具。”一位在群拼上开过团的团长发给记者的提现页面截图显示,通过群拼支付的费用,系统会按照2%收取服务费。
虽然最终张女士得到了退款,但她对于由此增添的许多麻烦表示不满。“不论是平台还是工具,既然系统从中盈利,就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她说。 (综 合)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