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实习记者 李豪悦
11月18日,俞敏洪一则演讲视频里针对女性的言论被网友扒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社交平台对女权、甚至女性消费观的讨论。但是记者采访发现,90后女性消费者无论是对外表和内在,都愿意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进行提升。另据千龙网报道,“以男性主导的消费格局正逐渐被高学历、高收入女性日渐提升的消费需求所刷新。”
高端个护美妆更受青睐健身塑性、提升外在很重要
“双11”结束后根据星图数据公布的信息显示,全网销售额最高的三个领域分别是手机数码、家用电器以及个护美妆。而在今年8月某机构发布的调研数据则显示,在28岁—48岁都市女性的消费品类中,83.6%的女性都看重护肤品和化妆品的消费,仅次于第一占比的服装。值得一提的是,中高端护肤品的销售额似乎证实了女性从不吝啬在护肤上的大手笔。据了解,“双11”后天猫平台上个护美妆品牌的销售排名前五名分别是兰蔻、玉兰油、欧莱雅、雅诗兰黛、SK-II。
92年的杨女士告诉记者,护肤品的消费支出大概占据自己日常消费的60%—70%。“像CPB、雅诗兰黛、SK-II都是我平时买的比较多的护肤品,其实也都是看过‘安利’,或者朋友推荐才用的。至于为什么我在护肤品上的支出这么多,一方面是遇到出游,或是节日打折,会一次性购买很多囤起来,毕竟每个月都要用;另一方面是这些都是随着收入的提高而提高的支出;最后就是社会对女性很苛刻,你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商家都在宣传女性使用更好的护肤品,会呈现更好的效果。”而广东的梁女士也持相同的观点,“你可以理解成在能力范围之内,如果可以提高生活品质、消费体验的话,我就会去买最好的。”
不仅仅是护肤品,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身材,或维持体型,越来越多的女性消费者也乐意在健身塑性上进行消费。令人意外的是,记者随机采访到的几位女性消费者,除了一名以“提升气质”只参加芭蕾舞培训课程外,其余的女性受访者都是以“减肥”“塑性”的理由办理了健身卡。但这样的现象正越来越普遍,根据前述调研数据显示,48.2%的女性消费者都看重对运动健康产品的消费,在对未来的期待中,“减肥成功”仅次于“身体健康”和“升职加薪”。
“我觉得健身运动是一个只要你付出时间和运动,就超过价格的一种消费。”94年的梁女士如是说道。
女性精神消费“赶超”男性
爱美的同时也关注“自我增值”
女性消费者买买买的目的,似乎并不仅仅止步在提升外在。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当当图书2017年用户行为报告》显示,当当用户的女性占比为51.2%,超过了男性用户的48.8%。除此之外,当当网在2016年发布的数字阅读报告显示,数字阅读里女性用户占比达到85%,是男性用户的5.8倍,且男女用户比例差距在逐年拉大。根据这项数据澎湃新闻分析写道“女性大步向前,阅读正版电子书的需求远远大于男性读者”。
除了买书,在现场娱乐的消费市场上,男女消费者的占比也产生了巨大的差距。根据《2017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指出,“中国现场娱乐观演人群中女性占比达61%,远高于男性的39%。尤其在话剧歌剧、音乐会、舞蹈芭蕾等剧场类演出中,女性用户更是高达64%,票房贡献度几乎是男性的2倍。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剧场观众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高达93%。”有媒体对此写道,“‘高知女’剧场消费力是男性2倍。”
尽管女性在娱乐消费和精神消费方面的支出都“超过”男性,但在“自我增值”方面女性消费者也显得不甘居人后。台湾GOSURVEY一项针对20岁—30岁之间的女性消费调查报告显示,20岁的女性重视及时享乐,但也自主意识强大。94年的胡女士告诉记者,她今年夏季刚报名了一个英语培训班,分期两年付款。她表示,不会因为没有足够的预算就放弃,“其实就是大家都常说的那句话,投资自己呀,现在花费昂贵的学费去学英语,过几年对我的工作会非常有帮助。”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